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業伊始

創業伊始

發布時間: 2022-05-07 07:32:35

1、求幾篇作文啊,本人過幾天就要高考了,各位好心的幫幫阿忙啊,謝謝了啊!!!

1.對祖國在地震之後援助日本,同胞們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說法,說得很難聽的說法,除去某些說的過分地、甚至是別有用心的話語,我都能夠理解,理解舊恨新仇帶給國人的憤怒、怨氣和反日的想法,如果不是歷史上的日本人傷害中國太深太深太深,善良的中國人不會這樣反對對日本進行援助——特別是有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那一次日本人在中國援助他們之後恩將仇報以怨報德的惡劣的先例,如果不是日本人現實中的表現太劣太劣,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中國人也不會對援助危難中的日本這樣反對,這些作為一個中國人都能理解。

當然,我們也要對當下中國政府主導的對日援助加以正面的積極的理解,我是能夠理解的,有幾點:

第一,這是大勢所趨使然,這個大勢就是小小的地球因為人類的發展,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聯系越來越緊密,地球真正成為一個小小的村落,在這個小小的村落發生的任何事情,與任何國家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大國都有關系,你不可能擺脫這個事情,你無法置身事外,事情出來了,你就要積極地應對,主動地應對,消極被動地去做,甚至乾脆置身事外,最後只能成為你自己的消極和被動,這很不聰明,我們國家和政府在日本地震之後第一時間積極應對,做的很好、非常好。

第二,這是對日本的報答,在我們國家發生地震的時刻,日本政府和人民也是非常積極地伸出援手,給予物質上的,精神上的還有人力上的支援,中國人講究的是以德報怨,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何況日本人當時的支援,並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這個東西,在這樣的時候予以回報是我們中國人必須做的,而且要做好,否則,這對不起日本人的曾經的善意,也對不起我們自己的老祖宗,這不應該是中國人做的事兒!

第三,日本畢竟是我們的鄰居,我們必須加以關注,必須在搞好兩國關系問題上做好一切事情,這在日本地震之後尤其應該如此,鄰居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只能與之相處,怎樣相處?就是以善意相待,以笑臉相應,現在兩國之間沒有發生戰爭,不應該用對待敵國的方式方法相對,就算兩國處在戰爭狀態,當對方發生了這樣重大的事故,我們也要注意該做好的事情,不能做與必須的人道主義救援相反的事情,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不是魔鬼,我們不是他們,我們不能把自己降低到和魔鬼一樣,除了在戰場上,我們不濫殺無辜,更不缺少人道主義精神。

第四,這是中國發展戰略問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們發展戰略重要的一環,向世界展示中國作為一個國際社會重要成員的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為我們國家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能夠對國際社會施加重要影響,取得國際事務的領導地位增添正面的、有益的、積極的因素。中國奉行和平崛起的發展戰略,主張世界和諧發展,在世界上一個地區發生重大的災難的時刻,我們如果因為歷史上的恩怨就消極地對待,不能及時伸出援手,這顯得很狹隘,很被動,很缺乏風度,有悖於自己的戰略宣示,與一個大國,重要的國際社會成員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不相符,這將給國際社會很強的負面影響,這對中國的未來非常不利,中國人應該沒有這樣笨拙。

日本地震情況還很嚴重,特別是核電站核泄漏情況的走向還沒有很明確的結果,中國沒有別的選擇,還要看情況給予必要的援助,這是中國的宿命、使命和天命,沒有別的更多的好的選擇,我們只能理解國家和政府的作為,想得通想得開想的透徹,至於說上個世紀日本人曾經犯下的累累罪行,我也記著呢,怎麼可能 忘記,我感覺,日本人先不說他們的道德水準提高了多少,想要再做上個世紀一樣的事情,估計是做不了了,借給他們一個美國膽也做不了,現在先在眼下的情形中掙扎去吧!

2.
他們,身穿白色連體衣,頭戴呼吸器,肩背氧氣筒,手拿手電筒。
他們,在黑暗中穿行於迷宮一般的建築,耳畔間或響起爆炸聲。
他們,飽受輻射威脅,卻始終堅守崗位。
他們是留守福島核電站的50勇士。

災難面前,熠熠生輝的人性往往賦予人類勇於面對的堅強,留守在福島核電站的50名志願者,就是偉大人性的再次閃光。

在日本的9級強震和海嘯劫難之後,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聚於一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在驚心動魄的危機處理過程中,留守在核電站中的50名工程師曾一度被下令撤離,但又旋即返回,目前核電站工作人員又重新增加到180人。這種危難之際冒著生命危險的孤獨堅守,彰顯了令人動容的人性光輝。

此前留守的50名工程師,盡管穿著連體衣,戴著緊身頭罩,但這些衣物所能提供的防護相對那裡的高輻射環境來說微不足道。即便冒著生命危險,但為了避免更大的災難性後果,為了他人的安全,他們依然堅守險境,被媒體譽為「不懼死亡的福島50人」。他們中,有的還是志願者。在核電站工作人員重新增加到180人的時候,哥倫比亞大學放射研究中心主任戴維·布倫納也判斷稱,「他們將遭到高濃度核輻射污染」,並稱贊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突如其來的災難固然可以帶來慘不忍睹的狀況和暗淡無光的生活,但逆境中人性所散發的光輝也總能帶給我們光明,帶給我們生存的動力和生活的希望。而且,越是危難之際,越能激發和凸顯人性的光輝。通過《後天》、《絕世天劫》、《泰坦尼克號》、《2012》等災難片,我們往往可以看到,縱然是面對滅頂之災,也總有閃閃發光的人性之美,展現人性的高尚和人類的堅強。在影片《泰坦尼克號》中,面對葬身海底的危險,男士們恪守「婦女兒童優先」的原則,傑克將生存機會留給露絲的情節更是讓億萬觀眾動容;在影片《2012》中,即便是那位平時自私自利的俄羅斯富豪,最後也寧願自己墜下深淵,拼盡最後一分力氣托起兒子,將生的希望留給兒子。

在社會現實中,地震、火山、洪水、颶風、海嘯、疾患……各種災難難免會不期而至,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我們近年來所遭受的一系列社會災難中,人性播撒的溫暖,總會讓身處災難悲情中的人們不再冰冷和絕望。比如2004年印度洋海嘯中,那位迎面沖向10米巨浪勇救三個孩子的母親卡琳·斯瓦德令人印象深刻,那名憑借課堂知識向海灘上的人們預警海嘯的10歲小女孩,救了幾百人的命。在汶川地震中,那些捨身救護學生的老師、在廢墟中穿行的志願者、直播震災時哽咽落淚的主持人;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中,那位在廢墟下喊出「先救媽媽」的14歲男孩張新建,那位在漆黑的絕境中將4歲的兒子托舉了8小時的媽媽……總有很多感人的細節映射光輝的人性。從某種程度而言,那種捨生忘死、以身赴難的精神,那種困境和災難中凸顯出的生命韌性和人性光輝,有時比災難本身更讓人震撼。

人類在自然災難面前如此脆弱,但熠熠生輝的人性往往賦予人類一份勇於面對的堅強,人性的光輝往往可以激發出無與倫比的勇氣以克服困難,也迸發出不可估量的力量以守望相助。今天,當我們把目光投向留守在福島核電站的這50工作人員,他們的堅守就是偉大人性的再次閃光。很多人的生命因為這次地震和海嘯失去了延續的可能,也有很多人因為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輻射危機而危如累卵、悲情叢生,但這50人冒著生命危險所做的堅守和努力,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捨身救難的生命壯麗,看到了即便有萬分之一的挽救可能,也要盡一萬分努力的果決勇敢。

或許不久之後,真如科學家分析的一樣,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因為過量的輻射而死去,但他們這一捨身取義的勇士的行為已經永遠的留在了世人的心中。他們的生命不會白白逝去,他們用生命築起了福島乃至日本的新的防波堤!我們理應發自內心的向他們致敬!

3.
只有不斷完善法律法規,讓道德敗壞者受到法律的嚴懲和社會的唾棄,食品安全才有望得到切實保障
上海「染色饅頭」熱氣尚存,宜昌「毒生薑」仍在熏制,沈陽「獸葯豆芽」又在瘋長……

短短數天內,如此密集的曝光,說明全社會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也印證了日前溫總理的判斷:「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食品生產的確是個良心活。無論現代化的流水線,還是傳統的小作坊,生產過程都可謂「天知地知良心知」,而消費者只能「眼不見為凈」。因此,一個社會如果道德滑坡,食品安全往往是重災區;反過來講,提升食品安全指數,道德重建是重要一步。

道德對於市場經濟的意義,無需多言。而如何拯救道德,卻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方面,善行義舉的弘揚、苦口婆心的勸說固然重要;另一方面,也要警醒:那些有毒食品製造者,往往也曾是高喊「社會責任」的企業。

這也說明,良心的盾牌並非總是可靠,道德的血液並不總能自我生成,尤其是對企業來說。正如一位學者所言,「在以股東利益和利潤最大化的組織那裡,公眾健康永遠不是一個首要的議題。」如果沒有一定的約束,食品生產者很容易在利益的驅使下鋌而走險。

市場經濟既是「誠信經濟」,也是「法治經濟」。我們可以提倡企業流淌道德血液,卻必須正視企業逐利的現實;我們可以提倡企業的道德自律,卻並不能把「寶」全部壓在良心上面。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只有法律站穩了陣腳,道德才不至於在利益面前無限後退。事實上,許多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或是因為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或是因為執法者的失守推諉,或是由於問責的過於溫柔。近年來,惡性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但傾家盪產的商家卻十分罕見,監管瀆職者被嚴肅問責的也少之又少。既然總是打不疼、打不死,既然篤定的收益遠遠大於預想的風險,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就會發生,不闖紅燈就會落後的「紅燈效應」就會被放大,避免食品生產企業的「道德風險」也就無從談起。

其實,發達國家也經歷過食品安全危機,如美國的「骯臟食品加工廠」,歐洲的瘋牛病,日本的毒大米。推動各國走出危機的最大啟示,是用系統的制度呵護良心,用嚴苛的法律捍衛道德。美國法律規定,無論金額大小,只要有制假或售假的行為就構成犯罪;日本對農產品實施嚴格的「身份證」制度,建立了可追溯管理模式。這也正如中央領導一再強調的,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讓道德敗壞者受到法律的嚴懲和社會的唾棄。

有人說,「一張簡單的飯桌上,包含了經濟發展的全部道理」。從1993年取消糧票制度至今,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從「吃飽」向「吃好」、「吃健康」的轉變。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能否保證公眾的食品安全,事關執政水平和社會信心。從這個意義上說,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上升到「麵包政治」的高度。。

2、餓了么的創始人是誰?

餓了么創始人是張旭豪。餓了么的創業故事:

1、張旭豪餓了么的主要創始人張旭豪和他的幾個夥伴康嘉,汪淵,葉峰、曹文學全都來自於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4月,他們看中了餐飲外送行業,並准備開發網路訂餐系統,使餐飲業逐步走向信息化。

2、正巧,交大軟體學院的葉峰也看好這個創業"突破口"。於是,"餓了么"網路訂餐系統的"交大幫"就這樣初步形成了。

3、創業伊始,大家還討論過公司名稱問題,最終,"餓了么"這句學生間的點外賣口頭禪最終勝出,以它的親切順口成了公司的響亮大名。

4、最初的啟動資金全靠幾個人東拼西湊,連學費都沒能倖免。為了全情投入,張旭豪主動放棄去香港理工大學深造的機會,與康嘉一起選擇休學。

5、而葉峰則在2010年本科畢業後,放棄了進入微軟的機會,和大家一起奮斗創業。最初的創業是快樂而又艱辛的,大家並肩奮戰,盡情揮灑青春的激情,卻也有碰壁、資金缺乏時的困惑。

6、"餓了么"團隊剛開始時承包過一家餐飲店的外賣業務,用來熟悉"行情"。作為團隊的領頭人,張旭豪幾乎連續幾個月每天只睡四到五個小時,經常親自"披掛上陣"送外賣,狂風暴雨也從不間斷。

(2)創業伊始擴展資料:

餓了么的發展歷程

2008年 張旭豪、康嘉等人創立餓了么

2009年04月 餓了么網站正式上線

2009年09月 推出餐廳運營一體化解決方案

2010年09月 訂餐范圍覆蓋全上海

2010年11月 手機網頁訂餐平台上線

2011年07月 成立北京分公司,杭州分公司

2012年03月 成立廣州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團隊規模超過100人

2012年04月 iOS版餓了么APP 1.0上線

2012年12月 團隊規模達到200人

2014年5月 獲大眾點評8000萬美元投資

2015年1月 完成由中信產業基金領投,騰訊、京東、大眾點評和紅杉資本跟投的3.5億美元E輪融資

2015年8月 完成由中信產業基金、華聯股份領投,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歌斐資產跟投的6.3億美元F輪系列融資

2015年8月 成立全國性即時配送體系——蜂鳥配送

2016年4月 獲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12.5億美元投資

2017年4月 服務於蜂鳥配送的注冊配送員突破300萬人

3、創業初始階段拓展階段經營階段分別需要規避哪些法律風險?

1、合夥協議

創業團隊在公司注冊前,需要簽訂「股東協議」,這是未來公司運營的基石。由於初始創業者大多都是關系密切的親戚、同學或朋友,往往羞於談及權力、利益、責任分配問題,而且在准備創業時更注重如何在外部開拓業務而不重視內部建構,公司基礎打不好,其它都是空中樓閣,微不足道。

在創業初期的激情過後,公司發展壯大後或遭受挫折時,就很有可能會在上述問題上產生紛爭,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就會導致創業中途失敗。

為了能夠有效的規避這類問題的發生,就要求在創業伊始通過合夥協議或公司章程等制度性文件來明確各個創業者之間的權利義務劃分。這些制度性文件能夠有效地避免和解決以後利益分配不公,債務承擔不平的問題。

創業者可以就各自占創業事項多少利益比例,各自承擔的債務比例,各自的工作內容,如何引入新的創業夥伴和退出機制等問題都做出明確約定。一旦發生法律糾紛,這是保護所有人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在制定協議環節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2、勞資問題

沒有規范的公司制度,容易引發勞資糾紛。創業公司大多機構簡單,沒有充足的資金,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這些都決定了創業型企業首先面臨的不是賺錢的問題,而是能否活下來和活多長的問題。創業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減少成本、創造利潤上。

恰恰相反,國家制定《勞動合同法》的本意是為了保護工人利益,這正好與創業時期企業降低成本的需求相矛盾。因此,這也決定了企業對法律的需求主要體現在解決員工勞動爭議糾紛方面。

成長期法律問題

企業經歷過創始期的艱難,終於存活下來,有穩定的客戶,開始步入正軌,進入成長期。這個時期的公司內部管理相對規范,這個階段公司主要協調對外商業關系,所以對法律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合同事務方面。

比如,需要和經銷商簽訂「產品銷售合同」或「買賣合同」,服務業需要和客戶簽訂「服務合同」或者「咨詢合同」。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需要簽訂「貸款合同」,或者從股東處貸款需要簽訂「股東貸款協議」。

公司在這個階段可能會引入新的投資者,甚至是VC/PE這樣的專業投資者。如果只是一般的投資者,那麼只需要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即可但如果是VC/PE,需要簽訂一系列復雜的「投資協議」並調整公司架構。這個時候需要專業律師來協助公司處理專項法律服務。

成熟期法律問題

經歷了前幾輪大浪,能留下的企業已經是百經沙場的高手了,有實力去吞並小公司或者引入大量投資實現規模擴張,這個階段主要體現在融資投資兩個方面,企業融資主要是利用資本市場即股票和債券融資。

企業擴張主要是採用多元化投資、戰略投資、並購擴張三種商業模式,會涉及投融資方案設計與法律風險分析,擬定「股權收購協議」或「資產收購協議」,這些合同的條款都非常復雜,而且簽約前需要律師和財務人員進行盡職調查,所以公司需要聘請有經驗的並購律師,提供關於並購的專項法律服務。

除了外部律師外,公司內部也需要建立法務部處理日常事務,處理商務談判,法律文件草擬,勞動關系處理等,並做出法律風險預警。

4、創業需要面對多大的壓力/.

一)、理解、接受自己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是成熟、健康心理與個性的首要條件。
我們看一看已經成功的個人,從比爾·蓋茨到您熟悉的同事和朋友,您會發現,幾乎所有類型的個人都可能成功。他們都是一些普通的人,離開特定的領域之後,他們與我們完全一樣。
盡管所有的人都可能獲得成功,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能成功。事實上,成功的個人都具其特殊的原因,例如特定的機會、獨特的能力等;而成熟的心理則是他們的共性。
成熟心理的第一步是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生活目標、才華和弱點;其次,就是必須接受這個現實。
(二)、自信心
自信心是創業過程的保護神。自信是一種優秀的心理素質,是我們面對風險的心理基礎。自信源於接受自己,並相信自己。
營銷時代是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個人創業很大程度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事實,如同一葉扁舟在大海中航行。即使我們做好了充分准備,選擇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能否達到成功的目的地,真的很難說,畢竟天有不測風雲。
促使我們下決心的是信心,經過考驗的信心更加有效。這里介紹一個增強自己信心的好方法,很有效。
(三)、直面風險
成熟的心理必須能夠直面風險,因為您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不能完全控制的決策,都是一種賭博,事實上,所有的人生決策,都是賭博。人生能有幾次搏,搏就是對風險的抗爭。
創業的過程中,我們的確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並不能保證我們所有的事情做得都對;即使我們做對了所有的事情,也不能保證我們一定成功,因為還有其他的人也做對了所有的事情,並且比我們做得更好。
(四)、正視失敗
創業是一個沒有退路的過程。失敗的個人,唯一的途徑是重新開始,在哪裡跌倒的,在哪裡站起來。
(五)、樂觀
創業是一種體驗,是感悟。樂觀是您創業過程中最好的朋友。
人生的成功在於追求成功的過程,不是結果。樂觀是個人信心的表現。凡事有利就有弊,樂觀的您就會重視利,忽略弊,這樣人生幾十年就輕松很多。
(六)、務實
缺乏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已經是很多現代人的通病。希望成名、發財,最好在一夜之間。
務實有兩上意義,一方面從真實情況出發,看問題務實;另一方面是做事情,將所有的細節都做好,做到位。很多事情,到最後拼的是細節。
做事情要務實,要有平常心。務實是營銷的核心原則之一,個人創業如果沒有務實的心理准備,成功只能是紙上談兵。
(七)、恆心與毅力
成功的一個重要訣竅就是堅持,可能是很短的一段時間,也可能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恆心與毅力代表了您堅持的程度。
告訴您一個事實,成功往往是再堅持一下的結果。

四、健康的體魄

為什麼知道好好照顧你的汽車,卻不懂得好好照顧你的健康?調查資料顯示,69%的人在生病時才關心健康問題。
公司里大堆問題要你處理,力不從心,你怎麼辦?眼睜睜地看著你的事業在你身體垮掉時跟著倒閉?
創業伊始,創業者身兼數職,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重,沒有健康的體魄,如何推動工作?如果你身體在發胖,那就選擇自己創業吧。超負荷量的工作,大量的思考和判斷,無限多的層出不窮的問題(只要事業在運作,就有解決不完的問題),這些足以耗盡你的體能和智能,還用擔心發胖嗎?
即便你現在無暇顧及那麼多,考慮一下在病中工作,與客戶打交道,病中的萎靡態給人家什麼印象?
我一個朋友,將赴全國訂貨會時,染下重感冒,硬是挺著南下廣州。一路的受罪且不說;到會場,差點給趴下了。會是參加了,見到一些老客戶,但狀態、信心、熱情都不足,業務洽談自然大打折扣。
幸好是感冒,如果病重住院,花錢不說,一年的生意也因訂貨會不參加而大受影響,一進一出,多大的損失?
人食五穀雜糧,不能不生病。但平時注意鍛煉,持之以恆,比無規律、自己糟蹋自己的健康,肯定要強許多。
尤其是平常不怎麼生病的人,失去了警戒心,一旦病來,勢如山倒,往往一卧床,就經受不起。狀態比平時體弱者更糟。
火災貴在預防,病患亦是重在預防。為你的事業,也不要辜負了你現在健康的身體。再說,不生病,節約葯費,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如果你喜歡開源節流,為什麼要容忍既糟蹋身體,又花錢、又得不到快樂的事情存在我身?這些都源於你一念之間。這與關心車、不關心身體一樣的頭腦不清。
事情成敗,決定因素之一是成熟的心理承受力。這一點同樣與健康狀況相關聯。
超負荷工作過的人,也許體驗過身心憔悴的滋味。硬挺到事情結束,差不多有虛脫的感覺。在這里,意志力起到關鍵作用,而健康身體也不是無作用。
在工作疲勞的狀態下,人的肌體免疫力下降,對病菌的抗力減弱,身體本來不健康,抵抗力差,就保不住生病人。再不注意飲食習慣和營養,一段時間下來,可能就要糟糕了。身體一垮,對心理是一個打擊。意志力可以幫助你克服病魔,但有一個生理極限,一旦支撐不住,身心俱衰,不花幾年時間,是很難恢復。
而且,創業多在25~30歲之間,此時一倒,待恢復時,已錯過創業的黃金年齡,你說怎麼辦?不是砸自己的腳嗎?那不只是砸腳,是在砸你的前程。
身體不好,心情不愉快,心理平衡狀態受震盪,意志力也受影響。幾者相互影響,必然會波及你的工作,進而波及你的事業。
保護你的健康,也並不是一件麻煩事。持之以恆的輕強度運動是最好的辦法。
運動不只是鍛煉你強健的體魄,還能修煉你的積極進取心,增強信心和活力,使你的性格活動開朗。更重要的,是在調節工作節奏,緩解壓力時增強了健康,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是百利而無一弊。有人會以浪費時間為借口。錯!正因為要節約你的時間,延長你的生命,才運動。
制訂一套適合個人特點的健身方案,是很好的,而且應該納入工作計劃之中。

5、怎樣做成功的創業者?

成功的創業者無一不具有鮮明的個性。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有獨立性、競爭性、求異性和堅韌性等四個方面。

1.獨立性從本質上而言,人一出生就具有獨立性和依賴性的雙重個性。重要的是創業者能否認識到這一點,即便自己有一定的依附性,但自己也有著強大的獨立性。創業成功的人是那些善於擺脫依賴性,努力實現自己獨立性的人。

真正決定創業的人,要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獨立性,真正的獨立性首先是思想上的獨立性,承認專家權威的存在,但不盲目聽從、信從他們的建議,要用自己的頭腦去獨立地思考。每個人的言行都源自特定的環境、場合,因而對自己不一定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創業者要思考一下其中的真偽或者是否真正適合自己。凡是不適合自己的言語,不論是誰說的,也不管其理論上是否行得通,在創業者這里就是沒有用的。創業者要有自己的大腦。

2.競爭性有人形象地將商場比作戰場,商業就是商戰。戰場是很殘酷的,短兵相接,只有那些善於競爭,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勝利、才能成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內心都是很脆弱的。根據人們對內心脆弱性的不同表現,可以將人分為兩類:一類是鴕鳥型;另一類是豹子型。所謂駝鳥型的人面對危險時,第一反應就是逃避。就像鴕鳥一樣,鴕鳥遇到危險時,會把頭藏在沙子里或其他地方,它以為只要著不見敵人,自身就會安全了,這是典型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更是增加了鴕鳥被捉的可能性。還有一種豹子型的人,他們在面對危險時心中也很畏懼,但他們不選擇逃避,因為他們知道一味地逃避,永遠不能占據主動地位。面對危險,只有挺起胸,抬起頭,勇敢地面對危險,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發現對方的弱點。創業者在創業時,要面對許多強大的競爭對手,一定不要被對方貌似強大的實力所嚇倒,而要以豹子型人的姿態直面對待,尋找良機。

不但要有競爭性,而且要有好勝性。好勝性是指一個人對自己非常有信心,而且積極與別人競爭並追求成功勝利的喜悅。人的天性中有一部分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與尊重。而世上的人實在太多了,人們只把自己的尊重給了成功勝利的人。創業者審視自己時要細心體悟自己是甘於平庸之輩呢,還是渴望成功、渴望他人的尊重呢?好勝性可能看作是獨立性的持續。有膽識有魄力的人喜歡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而且勇於去證明自己是最成功的人。這就是強烈的好強好勝心理。好強好勝不是意味著欺負弱者,而是在證明自己的獨立性。

當然,創業者一定要注意到好勝不要逞強。真正的成功者追求勝利,但並不到處招搖,不用自己的成功去攻擊別人、嘲笑別人。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創業者一定要有寬大的胸懷,要欣賞與自己具有相同好勝心的人才。不能因為自己求強好勝,就極力與那些具有同樣好勝心的人爭斗,或者有意壓制為自己工作的人才,惟恐他們過於強大使自己沒有面子。創業者要做的是要鼓勵自己追求成功、勝利,更要鼓勵自己的員工去追求成功、勝利,為他們創造、展現才能贏得榮譽的舞台。只有自己的員工都積極追求成功,創業者的事業才會興旺發達。

3.求異性在本質上,商業經營是人們的需要。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各人的需要也是干差萬別的。創業者一定要善於獨辟蹊徑,無論是在產品生產上還是包裝設計上,甚至營銷方式、售後服務等方面從求異的角度出發,尤其在創造方面最重要的是不同。

求異的個性,來源於人的不斷增長的需要,是人不知足本性的反映。創業者具有極強的求異追求,是其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源泉。創業者在創業之初,一切都處於全新狀態,創業者會花費大量心力試圖創建一種公司經營運作的模式。這對於公司能夠穩健地成長是非常必要的。在求穩的同時,創業者千萬不要忘了求異。世上萬物都在變化,尤其在商界,事物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商業要經營的是人們的品味,要創造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不同的選擇方案。但是人們的個性是喜新厭舊的,人們不會因為一個產品質量好就長期使用,人們會因為新的產品的出現而放棄舊的產品。在流行音樂圈這種現象非常突出,往往一個歌星輝煌幾年,他的歌曲不論多麼動聽悅耳,也只流行一陣子,在新的歌曲流行時,舊的所謂金曲就很快銷聲匿跡了。在商業領域也是如此。創業者在創業伊始要緊緊把握人們喜新厭舊的心理,在消除人們疑慮的同時大力宣傳產品的時代感,使之能迅速滿足人們求新的感覺。在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創業者千萬不要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大力求異,推出新的產品。在公司的經營管理方法上,應當允許更多的人提出大膽新奇的想法,鼓勵員工充分發揮各自的個性,不要把公司辦成一個千人一面、死氣沉沉的集體,而是要讓公司成為一個百花競放、各展風姿的大花園。

4.堅韌性創業的道路上既有成功,也有失敗,無論是面對成功還是失敗。創業者要充分發揮堅忍不拔的品性。愛迪生發明電燈絲的時候,嘗試了將近1000次,但每次都是以失敗而告終。許多人都勸愛迪生放棄,因為失敗了那麼多次,肯定這件事是無法成功的。愛迪生卻不這樣看問題,他說:「每一次失敗都向我證明了這樣去做是不對的,但總會有一次能發現正確的方法。」

創業者在面對失敗時要培養堅忍不拔的品性。著名的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的傳奇經歷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聯想集團現在是全國電子高科技企業中的佼佼者,但聯想初創時非常小,走的是科工貿結合的道路,靠做代理,推銷別人的產品運作。在公司創業的階段里。公司遭受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打擊,但公司總裁柳傳志毫不氣餒,堅忍不拔地把公司做下去。因為聯想初創者大多是搞科研出身,典型的知識分子。剛進入市場時,對市場運作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因此總是走錯路,辦錯事,遭受失敗。但是他們不畏懼失敗,反而從失敗中學習平時所學不到的真正東西。因而他們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成功運作的經驗,在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後,聯想集團由一隻小帆板變成了一艘航空母艦。其實,縱觀每一個成功企業的創業史。都是在創業者的領導下,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後建立起來的。

創業者不僅要培養自己面對失敗堅忍不拔的品質,而且要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套寬容的機制,允許公司員工犯錯誤,鼓勵員工勇敢地去創新。比如美國的一家計算機外部設備公司的宗旨中有一條:我們要求公司里的人一天至少犯10次錯誤,如1果誰做不到這一點,就說明誰的工作不夠努力。只有寬容員工的錯誤,員工在認識到錯誤的同時,就不會去試圖掩蓋錯誤,而是積極地尋找對策去解決問題。當然,公司不能一味的寬容員工低層次的犯錯誤,因為每一次錯誤都會給公司帶來損失。怎樣既允許員工犯錯誤又充分減少公司的損失是創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6、張旭豪的創業故事

一、餓著肚子一夜長談出的創業夢
張旭豪(左二)餓了么的主要創始人張旭豪和他的幾個夥伴康嘉,汪淵,葉峰、曹文學全都來自於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4月,他們看中了餐飲外送行業,並准備開發網路訂餐系統,使餐飲業逐步走向信息化。正巧,交大軟體學院的葉峰也看好這個創業突破口。於是,餓了么網路訂餐系統的交大幫就這樣初步形成了。創業伊始,大家還討論過公司名稱問題,最終,餓了么這句學生間的點外賣口頭禪最終勝出,以它的親切順口成了公司的響亮大名。最初的啟動資金全靠幾個人東拼西湊,連學費都沒能倖免。為了全情投入,張旭豪主動放棄去香港理工大學深造的機會,與康嘉一起選擇休學。而葉峰則在2010年本科畢業後,放棄了進入微軟的機會,和大家一起奮斗創業。最初的創業是快樂而又艱辛的,大家並肩奮戰,盡情揮灑青春的激情,卻也有碰壁、資金缺乏時的困惑。餓了么團隊剛開始時承包過一家餐飲店的外賣業務,用來熟悉行情。作為團隊的領頭人,張旭豪幾乎連續幾個月每天只睡四到五個小時,經常親自披掛上陣送外賣,狂風暴雨也從不間斷。就這樣一點一點地積累信譽和人氣,今天的餓了么已成了交大學生訂餐的流行語,人們只要滑鼠輕輕一點,外賣自動送貨上門 。
二、梟雄張旭豪 :餓了么如何成長為大隻獨角獸
一家大學生創業公司,在遭遇了燒錢競爭、巨頭碾壓和資本追逐之後,一躍成為中國最受矚目也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之一。它是時代精神高度凝聚的符號:創業熱潮、O2O風口、殘酷競爭與補貼大戰、巨頭格局下的合縱連橫、以及一個「成功」的創業故事。當然,你我皆知,故事仍沒有結束。因為所有這些造就故事的因素也都沒有消失或靜止。
三、F輪融資過後:穩扎穩打的蛻變
2015年1月,餓了么宣布獲得獲得新一輪3.5億美元融資,至此,在短短兩年內,「餓了么」就獲得了四筆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中信產業基金、紅杉資本、大眾點評,以及新引進騰訊跟京東。
2015年8月餓了么獲得6.3億美元融資,由中信產業基金、華聯股份領投,創下全球外賣平台單筆融資金額最高紀錄。
作為O2O平台,餓了么的自身定位是連接「跟吃有關的一切」。 除了現有的餐飲配送業務,目前餓了么已經將觸角延伸至商超配送等其他領域。

7、什麼是創業者十大素質共性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套用這一句話,我們也可以說成功的創業者都是相同的,失敗的創業者則各有各的原因。創業者也有其共性。研究其共性,並把握這些共性,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通過研究掌握那些成功創業者的共性,並以這些共性反觀自己,你至少可以明白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如果創業,是成功的可能性更大,還是失敗的幾率更高。

創業專家通過對上千案例的研究,發現成功創業者具有多種共同的特性,創業專家從中提煉出最為明顯,同時認為是最為重要的10種,將其稱之為中國創業者10大素質。

1、慾望

將慾望列在中國創業者素質的第一位,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佛經上有一句話,叫做無欲則剛,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慾望的話,他就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必怕了。和尚在寺院里修煉一輩子,末了沒有一個不想上西天的;道士整日閉關打坐,末了沒有一個不想白日飛升的,可見雖然無欲則剛,但要做到無欲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欲,實際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創業者的慾望與普通人慾望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慾望往往超出他們的現實,往往需要打破他們現在的立足點,打破眼前的樊籠,才能夠實現。所以,創業者的慾望往往伴隨著行動力和犧牲精神。這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你到任何一個政府機關門口一站,都可以發現那樣一種人:他們表情木然,行動蕭索、心態落寞,他們惟一的心願,就是眼前的局面能夠維持。他們祈願的就是機構改革千萬不要改到自己的身上,再就是每月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放。他們本來是有足夠的學識,有足夠的能力以及資源來開創一番事業的,但是沒有這樣的慾望,他們覺得眼前的生活就足夠好。這些人並不限於機關,任何一個有人群的地方都有這樣的人,你如何能夠指望他去創業?

我們說的創業者的慾望是不安分的,是高於現實的,需要掂起腳才能夠得著,有的時候需要跳起來才能夠得著。一個人的夢想有多大,他的事業就會有多大。所謂夢想,不過是慾望的別名,你可以想像慾望對一個人的推動作用有多大。

創業專家研究發現,成功創業者的慾望,許多來自於現實生活的刺激,是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的,而且往往不是正面的鼓勵型的。刺激的發出者經常讓承受者感到屈辱、痛苦。這種刺激經常在被刺激者心中激起一種強烈的憤懣、憤恨與反抗精神,從而使他們做出一些超常規的行動,煥發起超常規的能力,這大概就是孟子說的知恥而後勇。一些創業者在創業成功後往往會說: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還有這兩下子。

因為想得到,而憑自己現在的身份、地位、財富得不到,所以要去創業,要靠創業改變身份,提高地位,積累財富,這構成了許多創業者的人生三部曲。因為慾望,而不甘心,而創業,而行動,而成功,這是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走過的共同道路。

關於人的慾望,地產商馮侖有一段很精闢的論述。他說:地主的生活最愉快,企業家的生活最有成就感,奴隸主的生活最有權威。地主地里能打多少糧食,預期很清楚,一旦預期清楚,慾望就會被自然約束,也就用不著再努力,所以,會過得很愉快。企業家不同,企業家的預期和他的努力相互作用,預期越高努力越大,努力越大預期越高,這兩個作用力交替起作用,逼著企業家往前沖。如果用創業家代替馮侖這段話里的企業家,你會發現它同樣貼切,或許我們可以套用一句偉人的話:慾望是創業的最大推動力。

一個真正的創業者一定是強烈的慾望者。他們想擁有財富,想出人頭地,想獲得社會地位,想得到別人的尊重。有人一談起這些東西就覺得很庸俗,甚至一些成功者亦不願提起這樣的話題,特別是一涉及到錢,便變得很敏感、很禁忌,其實完全不必如此。禁慾的時代早已經結束,除非你一定要自閹,那誰也沒有辦法,否則,你完全可以轟轟烈烈、堂堂正正地去追求自己的所欲所願。聖人如孔子一旦學有所成,不也周遊列國,急著求個一官半職么?可見,在有些事情上,是無所謂俗與不俗的。

2、忍耐

成語里有一句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還有一句篳路藍縷,意思都是說創業不易。不易在哪裡呢?對創業者來說,肉體上的折磨算不得什麼,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自己創業,一定要先在心裡問一問自己,面對從肉體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沒有那樣一種寵辱不驚的定力與精神力。如果沒有,那麼一定要小心。對有些人來說,一輩子給別人打工,做一個打工仔,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

對一般人來說,忍耐是一種美德,對創業者來說,忍耐卻是必須具備的品格。

3、眼界

人們都喜歡誇耀自己見多識廣,對於創業者來說,就不是誇耀,是要真正見多識廣。廣博的見識,開闊的眼界,可以很有效地拉近自己與成功的距離,使創業活動少走彎路。

創業專家研究了上千創業案例,其中親自走訪的創業者不下數百,發現這些創業者的創業思路有幾個共同來源。

第一,職業。俗話說,不熟不做,由原來所從事的職業下海,對行業的運作規律、技術、管理都非常熟悉,人頭、市場也熟悉,這樣的創業活動成功的幾率很大。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創業思路的來源。

第二,閱讀,包括書、報紙、雜志等等。很多人將讀書與休閑等同,對創業者來說,閱讀就是工作,是工作的一部分,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

第三,行路。俗話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行路,各處走走看看,是開闊眼界的好方法。在創業專家研究的案例中,有二成以上創業者最初的創業創意來自於他們在國外的旅行、參觀、學習。行路意味著什麼,或者換句話說,眼界意味著什麼?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開闊的眼界意味著你不但在創業伊始可以有一個比別人更好的起步,有時候它甚至可以挽救你和你企業的命運。眼界的作用,不僅表現在創業者的創業之初,它會一直貫穿於創業者的整個創業歷程。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廣,他的世界就會有多大。我們也可以說,一個創業者的眼界有多寬,他的事業也就會有多大。

第四,交友。很多創業者最初的創業IDEA主意是在朋友啟發下產生,或乾脆就是由朋友直接提出的。所以,這些人在創業成功後,都會更加積極地保持與從前的朋友聯系,並且廣交天下友,不斷地開拓自己的社交圈子。

四大創業IDEA的來源,也就是四大開闊眼界的有效方法。見錢眼開,莫如說眼開見錢,眼界開闊才能看見更多的錢,賺到更多的錢。創業專家奉勸創業者,有空一定要到處多走一走,多和朋友談一談天,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機遇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讓自己眼界大開就是最好的准備。

4、明勢

明勢的意思分兩層,作為一個創業者,一要明勢,二要明事。我們先來說明勢。

勢,就是趨向。做過期貨的人都知道,要想賺錢關鍵是要做對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勢。比方說,大勢向空,你偏做多;或者大勢利多,你偏做空,你不賠錢誰賠錢!反過來說,你就是不想賺錢都難。

勢分大勢、中勢、小勢。創業的人,一定要跟對形勢,要研究政策。這是大勢。很多創業者是不太注意這方面工作的,認為政策研究假、大、虛、空,沒有意義。實則不然。對一個創業者來說,大到國家領導人的更迭,小到一個鄉鎮芝麻小官的去留,都會對自己有影響。在政策方面,國家鼓勵發展什麼,限制發展什麼,對創業之成敗更有莫大關系。做對了方向,順著國家鼓勵的層面努力,可能事半功倍;做反了方向,比如說,某個行業、某類型企業,國家正准備從政策層面進行限制、淘汰,你偏趕在這時懵懵懂懂一頭撞了進去,一定會雞飛蛋打。

中勢指的就是市場機會。市場上現在時興什麼,流行什麼,人們現在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可能就標明了你創業的方向。假如你准備創業,而你的資金不足,經驗又不足,那麼,你可以看看周圍的人都在做什麼,大家一起做的,你跟著做,一定沒有錯,雖然不可能賺到大錢,但賠本的機會也少,風險也小,較適合於那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創業者。能賺平均利潤,對於小本經營的創業者就不錯了,通過這樣的鍛煉,可以慢慢學習賺大錢的本領,慢慢積累賺大錢的資本,一旦機會來臨,是龍翔九天,還是鳳舞歧山,還不是由你說了算?假如你的本錢雄厚,風險承受能力強,你當然可以從創業伊始就去劍走偏鋒,尋冷門,賺大錢,只是這樣的創業者不多。

小勢就是個人的能力、性格、特長。創業者在選擇創業項目時,一定要找那些適合自己能力,契合自己興趣,可以發揮自己特長的項目,這樣才有利於你做持久性的全身心的投入。創業是一項折磨人的活動,創業者要有受罪的心理准備。

明勢的另一層含義,就是明事,一個創業者要懂得人情事理。老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創業的首要目的是為了合理合法地賺錢,不是為了改造社會。改造社會是等你發達以後,還需要你有那樣的興趣。創業更不是為了要跟誰賭氣,你非要如何如何,非要讓對方覺得你這個人如何如何,你才覺得心裡舒服,你那是自己為自己設絆。

創業是一個在夾縫里求生存的活動,尤其處於社會轉軌時期,各項制度、法律環境都不十分健全,創業者只有先順應社會,才能避免在人事關節上出問題。作為對照,很多原先很牛氣的外資企業,認為本地人才這樣不行,那樣不行,只有外來和尚才能念好經,現在也都認識到了人才本地化的重要。人才為什麼要本地化?因為本地的人才更熟悉本地的情況,能夠按照本地的規矩做事,也就是說更能入鄉隨俗。創業者一定要明勢,不但要明政事、商事,還要明世事、人事,這應該是一個創業者的基本素質

5、敏感

敏感不是神經過敏。神經過敏的人,像瓊瑤小說里的那些角色,可以當花瓶,可以做茶餘飯後的消遣,惟獨不適合創業。

創業者的敏感,是對外界變化的敏感,尤其是對商業機會的快速反應。

一些人的商業敏感來自耳朵,一些人的商業敏感來自眼睛,還有一些人的商業敏感來自於自己的兩條腿。

回答者:TUXINJIUZH - 2007-2-28 13:25:00

北京人說一個人不懂事,會說他沒有眼力見兒,意思是看不出好歹。其實,面對每天在眼前溜來溜去的商業機會,有幾個人是有眼力見兒的?

有些人的商業感覺是天生的,如胡雪岩,更多人的商業感覺則依靠後天培養。如果你有心做一個商人,你就應該像訓練獵犬一樣訓練自己的商業感覺。良好的商業感覺,是創業者成功的最好保證。

6、人脈

創業不是引無源之水,栽無本之木。每一個人創業,都必然有其憑依的條件,也就是其擁有的資源。一個創業者的素質如何,看一看其建立和拓展資源的能力就可以知道。

創業者資源,可分為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兩種。內部資源主要是創業者個人的能力,其所佔有的生產資料及知識技能,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有形資產及無形資產,只不過這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屬於個人罷了。創業者的家族資源也可以看作創業者內部資源的一部分。擁有一份良好的內部資源,對創業者個人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但因為其中大部分不是通過創業者個人努力獲取,而是自然存在的,具有天然屬性,我們在此不作重點討論。
我們希望在此討論的是創業者外部資源的創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人脈資源的創業,即創業者構建其人際網路或社會網路的能力。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之內建立自己最廣泛的人際網路,那他的創業一定會非常艱難,即使其初期能夠依靠領先技術或者自身素質,比如吃苦耐勞或精打細算,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成功,我們也可以斷言他的事業一定做不大。

創業者人際資源,按其重要性來看,第一是同學資源。實際上,同學之間本來就有守望相助的義務,在現今這個時代,帶著商業或功利的目的走進學堂,也並沒有什麼不妥當。同學之間因為接觸比較密切,彼此比較了解,同時因為少年人不存在利害沖突,成年人則大多數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彼此也甚少存在利害沖突,所以友誼一般都較可靠,純潔度更高。對於創業者來說,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資源之一。與同學相似的,是戰友;可以與同學和戰友相提並論的是同鄉。共同的人文地理背景,使老鄉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第二是職業資源。對創業者來說,效用最明顯首推職業資源。所謂職業資源,即創業者在創業之前,為他人工作時所建立的各種資源,主要包括項目資源和人際資源。充分利用職業資源,從職業資源入手創業,符合創業活動不熟不做的教條。尤其是在國內目前還沒有像美國或歐洲國家一樣,普遍認同和執行競業避止法則的情況下,選擇從職業資源入手進行創業,已經成為了許多人創業成功的捷徑和法寶。

第三是朋友資源。朋友應該是一個總稱。同學是朋友,戰友也是朋友。老鄉是朋友,同事一樣是朋友。一個創業者,三教九流的朋友都要交,談得來,交得上,就好像十八般兵刃,到時候不定就用上了哪般。朋友尤如資本金,對創業者來說是多多益善。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是至理名言。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交朋友,沒有幾個朋友,肯定只有死路一條。創業專家認為,人際交往能力應列在創業者素質的第一位。

7、謀略

創業是一個斗體力的活動,更是一個斗心力的活動。創業者的智謀,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創業成敗。尤其是在目前產品日益同質化,市場有限,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創業者不但要能夠守正,更要有能力出奇。

說到鑽空子,商人的天性就在於找空子、鑽空子。有人鑽空子不奇怪,如果眼見著空子在那裡沒有人去鑽,那才是奇怪的事情。談到空手套白狼,哪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不需要經過一個空手套白狼的階段呢?空手而能套到狼,不是智慧又是什麼呢!

謀略或者說智慧,時時貫穿於創業者的每一個創業行動中。謀略,說白了就是一種思維的方式,一種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創業者來說,智慧是不分等級的,它沒有好壞、高明不高明的區別,只有好用不好用,適用不適用的問題。當年謝聖明帶著紅桃K一幫人,在農村的豬圈、廁所上大刷廣告時,遭到了多少人的嘲笑。但是,如今在豬圈上刷廣告的謝聖明已經成為了億萬富翁,而當年那些訕笑他的人呢,當年怎樣貧窮,如今依然怎樣貧窮。我們歸結創業者智慧:不拘一格,出奇制勝。作為創業者,你的思維是否至今依然因循守舊?

8、膽量

問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創業?答案是:賭徒。

道理很簡單,創業本身就是一項冒險活動。賭徒最有膽量,敢下注,想贏也敢輸,所以,他們最適合創業。科學研究發現,賭徒的心理承受能力遠遠強過普通人,而創業正是最需要強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項活動。

創業專家在研究中發現,大凡成功人士都有某種程度的賭性,企業界人士尤然。很多創業者在創業的道路上,都有過驚險一跳的經歷。這一跳成功了,功成名就,白日飛升;要是跳不成,就只好鳳凰涅磐了。

創業需要膽量,需要冒險。冒險精神是創業家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創業畢竟不是賭博。創業家的冒險,迥異於冒進。有一個故事:一個人問一個哲學家,什麼叫冒險,什麼叫冒進?哲學家說,比如有一個山洞,山洞裡有一桶金子,你進去把金子拿了出來。假如那山洞是一個狼洞,你這就是冒險;假如那山洞是一個老虎洞,你這就是冒進。這個人表示懂了。哲學家又說,假如那山洞裡的只是一捆劈柴,那麼,即使那是一個狗洞,你也是冒進。這個故事什麼意思?它的意思是說,冒險是這樣一種東西,你經過努力,有可能得到,而且那東西值得你得到。否則,你只是冒進,死了都不值得。創業者一定要分清冒險與冒進的關系,要區分清楚什麼是勇敢,什麼是無知。無知的冒進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你的行為將變得毫無意義,並且惹人恥笑。

9、與他人分享的願望

作為創業者,一定要懂得與他人分享。一個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的創業者,不可能將事業做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有個需要層次理論,說人按層次一共有五種需要,第一是生存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第三是社交需要,第四是尊重需要,第五是自我實現需要。這五種需要具體到企業環境里,具體到公司員工身上,就是需要老闆與員工共同分享。當老闆捨得付出,捨得與員工分享,員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就從老闆這里都得到了滿足。員工出於感激,同時也因為害怕失去眼前所獲得的一切,就會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通過自我實現,為老闆做更多的事,賺更多的錢,做更大的貢獻,回報老闆。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正向循環、良性循環。這應該是馬斯洛理論在企業層面的恰當解釋。

做生意的人都會算帳,只不過有些人算得是大帳,有些人算得是小帳。商業法則:算大帳的人做大生意,做大生意人;算小帳的人永遠只能做小生意,做小生意人。

分享不僅僅限於企業或團隊內部,對創業者來說,對外部的分享有時候同樣重要。分享不是慷慨,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明智。

10、自我反省的能力

反省其實是一種學習能力。創業既然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創業者就難免在此過程中不斷地犯錯誤。反省,正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前提。對創業者來說,反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有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備自我反省的精神,決定了創業者能不能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錯誤,是否能夠不斷地學到新東西

http://www.cy-ing.com/chuangye/ask/ask.asp?id=546

8、" 雙肩背簍穿千戶 ,一店春風暖萬家" 的寓意

好像寫關於艱苦創業的故事,從背著竹簍開始做起,逐漸做大做強的過程吧?

9、創業伊始,幫我一把,感謝!

如果創業資金不大盡管去創業。
如果資金大就需要充分分析項目的可行回性。
年輕就是本錢,不用顧慮太答多,跌倒很容易站起來。
年齡大了就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風險較大。

還有要和合夥人齊心協力,必要時妥協一下,
否則很容易鬧矛盾,丟了朋友又賠錢。

10、創業需要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

(1)對市場的變化有精銳的捕捉能力。
要讓自己掌握大量的資訊,資訊中會有很多別人成功的商業模式,要分析成功的商業模式為什麼成功。可以看看別人的點評,藉此延伸出自己對這些商業模式的理解。
(2)創業過程中不要盲目的跟風。
要學會獨立的思考,還要加強自己的執行能力,創業過程中很多人會猶豫不決,導致錯過非常好的機會,這種情況在初期創業中幾乎是常態。
(3)加強自己的心理素質,多去學習未知的知識。
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一定要多學習,即便學不會也要努力調節,調節內心的煩躁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4)練習發散性思維,讓自己的想法更廣。
創業也是生意,創新現在更是重中之重,創新的同時結合人們的需求,再把服務和架構做到位,才會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5)知進退,不沖動。
學會審時度勢,勿因發現商機而失控,好商機也伴隨等同的風險,所以你一定要謹慎美好的商機。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