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教育未來的創新

教育未來的創新

發布時間: 2022-05-06 06:11:35

1、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教育體系該如何創新與改革呢?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教育體系應該創新與改革,運用網路的力量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現在每一個班級裡面都會配備多媒體,這也是人工智慧的一種改革與創新,讓學生享受第一手學習資源,從而拓展知識。

人工智慧是非常火的一個概念,受過很多人追捧,其實也是科技發展,網路發展產生的一種新事物,因為人工智慧的到來學生學習更加方便,每個班級都會有多媒體,在家裡父母也會為孩子買一些人工智慧學習電腦,從而讓學生享受更多的學習資源,從而了解更多的知識與文化。人工智慧也是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們做一部分工作,現在很多學校都喜歡用機器人來幫助學生學習在家裡,家長也會用人工智慧幫助學生學習。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慧就可以代替人類做一部分的工作,所以是相對於大家來說方便簡單的。學生在班級里上課的時候,裡面的檢查以及監控都是通過人工智慧來控制的,特別是一些小學生自律能力比較差,老師和家長不能一直跟隨著他們人工智慧幫助家長和老師進行監管,才能夠讓學生有比較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家長更放心,老師也會更輕松一些,去用更多的時間備課,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

在教育體繫上也有所改革,會相信學生藉助科技的力量學習更多的知識,這也是人工智慧的作用,並且通過人工智慧讓學生進行定期的自我檢查,從而積極的去思考問題,還能夠解決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一些問題,為學生答疑解惑。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有更好的發展,創造性的思維,從而得到了發展和開拓,在以後的教學中人工智慧教育體系會發揮著比較重要的輔導作用,從而解放學生和老師在每一個方面發展都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

2、未來學校的創新教育會是什麼樣呢?

致力於研究未來教育創新的BIEE創始人鄭麗華認為,一是回歸教育本質,致力教育創新,二是推動教育改革,培養英才,三是以學習為中心,把學校打造成沒有圍牆的學習綜合體。

3、職業教育迎大利好,爆發漲停潮,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有很多人對職業教育抱有一定的偏見,而且也對一些人的學歷有一定的歧視。因為在我們國家,學歷更高的人是能夠受到更多人的重視和歡迎的,而學歷較低的人可能會受到輕視,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也是急需改變的現象。

我們國家能夠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而且也能夠使得更多人平等地接受教育,能夠讓更多人被平等地對待。職業教育迎大利好,爆發漲停潮,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我認為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特別好,前景特別好的原因有三個:

一、教育行業能夠得到更多人的重視。

我之所以認可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是因為教育行業的確是特別重要的行業,而且也是不可或缺的行業,教育行業其實是能夠得到更多人的重視的,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也能夠尋找更優秀的老師,這就能夠使得教育行業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二、教育行業能夠創新發展。

當然教育行業能夠有特別好的發展前景也離不開教育行業的創新發展,因為教育行業其實是能夠進行更大的創新力度的,而且也能夠使得教育行業積極融入時代發展的潮流當中,能夠使得教育行業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並且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三、教育行業能夠得到國家的扶持。

教育能夠影響國家的發展,而且很可能會影響國家的未來,因此我們十分重視教育,而且我們也能夠加大對教育的支持力度,因此國家會扶持教育行業,而且也不會讓教育行業日漸沒落,無論如何,只要國家一日重視教育,那麼教育行業就能夠獲得長遠的發展。

總之,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一定很好。

4、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研判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對於今日中國教育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根據國家發展的總體安排、社會的變化、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教育自身演變的規律,可以預判未來中國教育將有十大重要發展趨勢。
一、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更加廣泛
到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四次產業革命,第四次產業革命以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為標志。第四次產業革命已經影響了許多領域,整個社會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而在教育領域,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影響也日漸凸顯,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業務開始智能化、自動化和數字化。MOOC、混合式學習、翻轉課堂等都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智能教學系統(ITS)、智能決策支持系統、智能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系統也迅速發展,物聯網已經在課堂教學、課外學習和教育管理三個方面給教育提供了相應的支持。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能夠提高教育的效率,降低教育投入的成本,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進步,可以預見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領域必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二、教育培養目標轉向能力培養為主
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和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有著極大的不同,在未來許多職業將被人工智慧等技術所取代,許多新職業將產生,根據研究,在未來我國710萬工作崗位將消失,700種職業,47%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慧/機器人取代,而同時也將出現許多新職業。面對未來職業的改變,教育領域必須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傳統上的教育是主要以知識傳授和理解為主的,但在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方面,人工智慧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人類,在未來靠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為主的工作將全面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所以整個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全面地加以調整,由知識記憶為主轉向能力培養為主,更加註重培養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更加註重培養人機合作的能力。可以預見中國未來的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必將加以調整。
三、混合式學習更加普遍
混合式學習是指面對面式的學習和在線學習兩種學習模式有機結合的學習方式。混合式學習不單是兩種方式的簡單混合,而是混合多種教學設備、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習策略與評價方法、同步學習與非同步學習、多種課程和學習資源等。混合式學習汲取了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的優勢,比單純的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更有效,在學習計劃制定、學習方法設計、學習效果評價和學習記錄跟蹤等有突出的優勢,有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學習效果的突出優勢,在許多發達國家,混合式學習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是未來教育的重要形態和發展趨勢。我國學校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比例,推動混合式學習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物質條件,實踐中,有些學校也已經採用混合式學習方式,這對於提高我國學校的教學效果,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預測在未來,混合式學習將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大勢之一。
四、學生的培養將更加個性化
個性化培養是指學校根據每個學生特點而採取針對性教育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與工業時代學校統一化、標准化和規模化的學生培養模式相對應的一種培養方式。因材施教是自古以來的教育理想之一,也是最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模式,在農業社會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說是個性化的,但是只是針對少數人群,也並不系統,進入工業社會後,為了大規模培養與工業社會相適應的人才,對學生的培養採取了統一化、標准化和系統化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為工業時期的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標准化人才,但是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主要體現在每個人擁有不同的智力水平和種類,統一化、標准化的培養模式在培養了大量標准化人才的同時也抹殺了人的個性,不利於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提供了技術的和經濟上的可能性。例如通過大數據,學校和教師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傾向、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和學習愛好等,能夠實現個性化的推送學習資源,精準化的輔助學生,自助化完成學習目標等。因此,可以預測,在未來的我國,對學生的量體裁衣式的個性化培養將越來越普遍,這必將成為我國教育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之一。
五、學習更以學生為中心
在工業社會所形成教學模式中,教師處於支配地位,整個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作為受教者的學生更多時候是被動接受學校和教師的教學安排,而教師的教學是在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安排統一下進行的,學生學習缺乏缺乏主動性。而隨著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模式正在發生改變,正在越來越以學生為中心。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人,這需要學生在學校教育時期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願望,這必然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以學生為中心。同時,互聯網的大發展也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提供了可能,互聯網的教育資源已經極大豐富,未來還將更豐富,這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將全面輔助學生課程內外的學習,這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此外,混合式學習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學習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總之,社會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和學校教學模式的轉變都要求學習更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這必將成為未來中國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之一。
六、教師的角色和作用將發生變化
千百年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起到的是主導者和知識傳授者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師的角色和作用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二個方面:一是教師角色的分工更加明顯。傳統上,雖然有資歷和職稱的差別,但是所有的教師都幾乎做著同樣的工作,但是教師隊伍日趨分為授課教師和輔導教師兩大類,一些講課能力強、水平高、能夠契合學生需要的教師將主要擔當起授課教師的角色,除了面授,這類教師的講課視頻將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廣泛傳播,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而許多教師將承擔起輔導教師的角色,針對學生的需要進行輔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二是教師將主要承擔起學生學習規劃者和引導者的作用,而不是直接的知識傳授。隨著信息技術的特別是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混合式學習日漸普及,學習更加以學生為中心,大部分教師的作用將不再是直接傳授知識,而是要承擔起為學生訂制個性化學習方案的角色,將起到學生學習規劃者和引領者的作用,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制定不同的學習規劃,並且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這和傳統上教師的角色和作用將有著非常大的不同。以上教師角色和作用的兩個變化已經在教育領域得到體現,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國大部分教師的角色和作用將不可避免的分化和遷移。
七、學校的辦學模式將發生改變
從歷史發展階段來看,學校辦學形式主要經歷了農業社會組織形式相對鬆散的模式和工業社會標准化、系統化和統一化組織嚴密的模式,而隨著社會需要的變化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學校的辦學模式開始進入了追求個性的時代,追求個性時代的學校主要有二個明顯特徵:一是從千校一面到個性發展。工業社會時期學校所形成的學校辦學模式適應了工業社會的生產模式,但也使得千校一面,大多數學校是統一面孔出現的,統一組織體制,統一課程體系,統一授課模式,隨著社會發展,這種組織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國初等教育已經基本上普及,高等教育也開始進入普及化時代,人們未來的教育需求將從教育需要的滿足向追求更好教育的方向演進,所謂的更好教育就是適應每個學生特點的教育,在教育基本普及的情況下,人們更加期望選擇符合學生特點的個性化學校,這必然要求學校向更加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只有更加具備個性的學校才能夠滿足人們對更好教育的需求;二是學校的組織模式將更加彈性靈活。工業社會學校組織模式的典型特徵是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體系,隨著學生的培養更加個性化,學校的組織模式也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其基本動向就是彈性學制的採用和組織結構的扁平化,學校將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採用更加個性化的教學安排和活動安排,組織層級也將相應減少,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體系將日趨扁平化。因此,在未來可以預見我國學校的組織模式也將發生變化,
八、終身學習將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
終身學習是一種學習理念,在古代世界就產生了終身教育的思想,但是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終身學習並沒有普及,人們的學習主要是在學校中完成。但是隨著人類社會邁入知識社會,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社會對人們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日新月異,學習主要在學校完成的方式顯然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知識社會需要人們不斷更新知識和能力,以滿足職業的要求和社會進步的需要,這將帶來終身學習的普及,而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人們終身學習提供了可能,互聯網上豐富的教育資源為人們終身學習提供了現實的條件,人工智慧能夠成為人們終身學習的有力助手,信息技術與終身學習深度融合呈現出雙向互動新趨勢,也在推動繼續教育轉型升級。此外,終身學習不但要求人們從學校畢業後繼續學習,也要求學校教育方式的轉變,要求學校更加培養人們的終身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學習將伴隨人的一生,終身學習將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
九、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將進一步發展
當今世界是一個國際化的時代,許多領域都在日趨國際化,教育也不例外,各國政府認識到了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及對其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義,積極採取舉措促進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重大趨勢,學生和教師的流動日趨頻繁,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教師、辦學模式日益呈現國際色彩,這種趨勢在我國也已經日趨明顯,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高達54.45萬人,1978-2016年出國留學人數累計達458.66萬人,我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留學國。2016年留學生規模突破44萬,我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中外合作辦學的規模也日趨擴大,全國經審批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500餘個,其中本科1200餘個,高等教育階段中外合作辦學在校生約45萬人,中外合作辦學畢業生超過150萬人。根據全球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和我國既定的對外開放政策,可以預判,我國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將進一步發展。
十、民辦教育將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辦教育逐漸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7.10萬所,招生1640.28萬人,各類教育在校生達4825.47萬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可以預見民辦教育將迎來大發展,主要的理由有三點:一是私立教育的大發展是世界性趨勢。全球范圍內大多數國家的私立教育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教育民營化的比例總體呈現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學校由社會力量舉辦、運營和提供經費;二是我國政府對民辦教育的發展採取了鼓勵的態度。《民辦教育促進法》明確提出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的方針。《國務院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放寬辦學准入條件、拓寬辦學籌資渠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同等資助政策、落實稅費優惠等激勵民辦教育發展的種種措施,已經形成了民辦教育持續發展利好的政策環境;三是我國社會需要民辦教育的大發展。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教育領域,這個主要矛盾體現在人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教育領域的矛盾,不但需要公辦教育更快更好地發展,也需要民辦教育的大發展。基於公共財政投入的限制,公辦教育主要辦學方向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務,而民辦教育則能夠提供更多優質的差異化教育服務,滿足人們的個性化教育需求,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相互補充,相互協作,才能夠化解教育領域的主要矛盾,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基於以上三個理由,可以預計,在未來,我國民辦教育將持續發展。

5、「未來教育創新周」如何開啟教育創新發展新征程?

近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的 「未來教育創新周」落下帷幕。一周以來,200多位專家和來自全國1000多所各類學校的8000多名校長、教師和專家學者圍繞「教育創新未來」的主題展開對話交流。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在闡述未來學校、未來教育的理念和目標時表示,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新時代下,應該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面向未來推動學校形態變革和全方位改革創新,更好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更好推動素質教育,更好培養創新人才。

據了解,本次創新周旨在瞄準創新實踐、搭建創新平台,共建創新教育。歷時七天,成立了中國綠色校園設計聯盟學術委員會,發布了包括中國教育投資基金投資基金子基金—產教融合基金、「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2020)」、西南康旅產教聯盟在內的眾多創新項目。

6、2021 年的教育行業變革,你從中看出了哪些未來趨勢?

2021年,對於教育行業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整個教育生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大環境下,也有許多學者、教育專家剖析教育生態的過去,預測不遠的將來。那麼就讓我們來一起通過他們的發言迎接新的一年。

01 「雙減」政策是中國教育大變革的重要契機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具有社會的信息化、資源的泛在化、職業的流動化、技術的賦能化、學習的終身化、教育的個性化等特點,所以在未來的教育中應該強化新生命課程,為了生命的長寬高;強化新智識課程,培養人思維的洞見力;強化新德育課程,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強化新藝術課程,為了心靈的創造性;強化特色課程,為了個性的張揚。

談及未來學習內容變革以及學習方式的變化,朱永新提出了三點想法:第一,從學校走向學習中心;第二,從固定的學習走向彈性的學習;第三,從學歷社會走向學力社會。

——來自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在12月4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八屆年會中關於《中國教育大改革》的主題演講

02 「善待兒童的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的最高綱領」

中國教育下一步向何處去?我們提出了「做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要以學習化社會的理念構思高中教育和高中後教育,因為面臨的不僅僅是城鎮化和少子化,而且是互聯網和智能機器人時代學習化社會的挑戰。

中國的教育理想其實就是要實行善待兒童的教育,使兒童免於恐懼的教育,能夠保障兒童休息和睡眠的教育。這個說起來是教育的最低綱領,但是現在也已經變成了我們教育的最高綱領。

——來自於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長楊東平11月6日在第四屆世界教育前沿論壇關於《中國教育的下一步》主題演講

03 「教育重塑的格局應該走創新的發展思路」

教育重塑的格局應該走創新的發展思路。這個創新的發展思路應該有三個更加註重:

第一是在外部關繫上,我們應該更加註重公辦教育和民辦學校之間的協同發展;第二是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協同;第三是社區和學校之間的協同發展。總之我們要通過協同,共同為民辦教育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第二,要更加註重發展專心,然後造就特精。民辦教育應該把我們的業務領域放在一些專門的領域,和一些新領域。現在校外培訓機構轉型的一大塊,就是向教育科技和教育資源服務在轉型,有很多機構在走這條路,我建議大家思考,在轉型的時候要盯住我們所擅長的領域,創導出新的領域,最後做成特色、做成精品。

7、未來教育新的發展方向如何?你是怎麼看待的?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未來的教育主要面臨以下趨勢:

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更加廣泛,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育培訓目標轉向能力培養。面對未來職業的改變,教育理念領域必須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由知識記憶為主,轉向能力培養為主,更加註重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更加註重培養人際合作的能力。

混合式學習更加普遍,混合式學習不單是面對面的學習和在線學習的簡單混合式混合多種教學設備設備,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習策略和評價方法,同步學習多種課程和學習資源等。是學生的培養將更加個性化。因材施教是自古以來的教育理想,也是最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模式學習。學習更加以學生為中心,人工智慧將全面輔助學生課程內外的學習,這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混合式學習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學習,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與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教育本身的問題,從小學到初中拚命的填鴨式教育,缺乏德育、啟蒙的培養環境,到高中至大學,缺乏全面的專業培養,現在給大家看到的是一大批大學生畢業出來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對應本科,意味著教育和社會已經存在一條大的鴻溝,銜接不上了。

所以,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更加關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是能夠滿足當今社會發展需要的。而中國教育的發展一定是在於培養新的接班人。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就是發展網路線上教育,我的看法就是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見風就是雨。

8、中國教育未來總體發展趨勢是什麼?

1、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更加廣泛,第四次產業革命以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為標志

第四次產業革命已經影響了許多領域,整個社會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育業務開始智能化、自動化和數字化。

MOOC、混合式學習、翻轉課堂等都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智能教學系統(ITS)、智能決策支持系統、智能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系統也迅速發展,物聯網已經在課堂教學、課外學習和教育管理三個方面給教育提供了相應的支持。

2、教育培養目標轉向能力培養為主

根據研究,在未來我國710萬工作崗位將消失,700種職業,47%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慧/機器人取代,而同時也將出現許多新職業。

在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方面,人工智慧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人類,在未來靠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為主的工作將全面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所以整個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全面地加以調整,由知識記憶為主轉向能力培養為主,更加註重培養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更加註重培養人機合作的能力。

3、混合式學習更加普遍

混合式學習不單是面對面式的學習和在線學習的簡單混合,而是混合多種教學設備、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習策略與評價方法、同步學習與非同步學習、多種課程和學習資源等。

混合式學習汲取了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的優勢,比單純的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更有效,在學習計劃制定、學習方法設計、學習效果評價和學習記錄跟蹤等有突出的優勢,有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學習效果的突出優勢。

4、學生的培養更加個性化

個性化培養是指學校根據每個學生特點而採取針對性教育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與工業時代學校統一化、標准化和規模化的學生培養模式相對應的一種培養方式。因材施教是自古以來的教育理想之一,也是最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模式。

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提供了技術的和經濟上的可能性。

例如通過大數據,學校和教師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傾向、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和學習愛好等,能夠實現個性化的推送學習資源,精準化的輔助學生,自助化完成學習目標等。

5、學習更以學生為中心

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人,這需要學生在學校教育時期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願望,這必然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以學生為中心。

同時,互聯網的大發展也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提供了可能,互聯網的教育資源已經極大豐富,未來還將更豐富,這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9、致未來教育集團創新了哪些教育細分賽道?

致未來教育集團旗下的教育品牌,觸及學科素質教育、多元智能教育等創新性教育細分賽道,不斷推動教育行業新發展。
學科素質教育——以記憶法為手段和工具,用素質化的教育理念、方式運用到學科教學中去,培養孩子高效學習學科知識的方法、思維和能力,從而提升其創新創造能力。
多元智能教育——通過科學化的多元智能測評,了解孩子先天智能、學習及行為上的個別差異,從而實現診斷式教學,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啟發方式來因材施教,讓孩子左右腦平衡發展,讓教育事半功倍。

10、在線教育如何創新發展

當前教育屆有一個明顯的變革趨勢,就是從由老師教學為主向學生自主學習轉變。

一方面從學生興趣愛好入手設計課程,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另一方面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師生互動,雖然課程錄制過程中沒有學生參與,但老師根據自己的豐富經驗設想學生就在眼前,同樣能夠吸引學生注意。而且和線下教育相比,老師教態都非常親切自然,代入感很強,課程也更加註重趣味性和層次性,還有彈窗練習、課後自測等形式,都非常能抓住學生心理。

當然,在線教育要發展,還是需要不斷繼承創新的。未來,在線教育需要在這幾個方面精益求精:

第一,老師不應局限於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做學生的引導者,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基礎性目標的達成,更注重學生的未來發展,像生涯規劃課程就非常有意義;

第二,和真實課堂銜接,通過多種方式收集學生的問題,老師應該經常去聽課,保持頻率,同時也可以通過邀請學生參與現場錄制等方式,活躍氣氛,也利於老師了解學生的知識薄弱點;

第三,注重對老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培養,比如在內部開展崗站職稱評選,在外部與知名院校合作,增加教學實踐的機會,讓老師教學時更有針對性,有利於組織學生突破難題。

在可能性方面,在線教育有著傳統教育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我簡單講一下我觀察到的幾點優勢:

第一,在線教育的普及性更廣,能夠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也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自由,比如有些機構通過第三方工具支持者格子匠的系統搭建,擁有了自己的平台,讓學員在電腦上、手機上、平板上都可以看,網路終端非常多;

第二,畫面呈現非常完美,尤其是上課使用的PPT,尤其在理科老師身上表現地非常突出,他們可以用微觀的視角呈現實驗過程,便於學生理解;

第三,老師氣質佳,形象好,言行舉止有藝術美,也有個人風格,可以說是藝術型老師。

第四,在線教育更利於老師專業發展,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受班級秩序等因素干擾容易分心,而在線上,老師可以專心研究如何把一個知識點講深講透,這個優勢呈現在課程上就是在線課程對解決問題更有針對性,注重講方法。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