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張江
1、上海浦東金橋鎮三橋村去張江創新西路1016號公交車坐哪路
公交線路:申川專線,全程約6.4公里
1、從三橋村步回行約430米,到達三橋站答
2、乘坐申川專線,經過5站, 到達張江路華益路站(也可乘坐961路、977路、新川專線)
3、步行約1.0公里,到達創新西路1016號
2、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園區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 高端裝備製造業 生物產業 新能源產業 新材料產業 節能環保產業 新能源汽車產業 核心園 ★ ★ ★ ★ ★ ★ ★ 漕河涇 ★ ★ ★ ★ ★ ★ ★ 閘北園 ★ ★ 青浦園 ★ ★ ★ ★ ★ 嘉定園 ★ ★ ★ ★ ★ 金橋園 ★ ★ ★ ★ ★ ★ 紫竹園 ★ ★ ★ ★ ★ ★ 楊浦園 ★ ★ 徐匯園 ★ ★ ★ 長寧園 ★ 虹口園 ★ 松江園 ★ ★ ★ 閔行園 ★ ★ ★
3、上海市浦東新區創新西路962號屬於唐鎮還是張江鎮
創新西路962號是屬於張江鎮的。
4、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產業結構
2011年,上海張江2萬余家企業中,世界500強222個;800多個研發機構中,外資研發機構300多個,形成生物醫葯、電子信息、文化創意、航空航天、先進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網路通訊、新型展示、半導體照明、汽車電子、軟體和信息服務、雲計算和物聯網等)、高端裝備製造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核電、風電、太陽能、智能電網、儲能系統)、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產業,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新區,成為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高端人才集聚中心、科技金融中心、技術交易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地、政府管理創新示範區,成為代表中國參與國際高新技術產業競爭的特色品牌。
5、創新西路1016號屬於張江鎮還是唐鎮?
創新西路1016號屬於前進村民委員會,隸屬唐鎮人民政府管轄。
前進幼兒園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 張江創新西路1016號
交通:張衡路盛夏路 - 公交站355米
途經公交車: 609路區間 636路 浦東14路
行政區劃簡介:前進村位於唐鎮西南,東連唐鎮村,南靠川楊河,西臨張江鎮益豐村,北接民豐村。整個區域南寬北窄,呈梯形。境內水陸交通便利,主要河道有區級河道川楊河,鎮級河道友誼河、南張家浜、南新浜,村級河道中心河。陸路交通有東西幹道創新西路,南北幹道新前路和龔盧路;市級道路外環線穿村而過,區級道路高科路在境北穿過。
1961年11月,唐鎮人民公社成立,前進大隊由孫小橋人民公社劃入唐鎮人民公社;同時,牆圈、龔盧、唐家三個生產隊由張江人民公社益豐大隊劃到唐鎮公社,成立龔村大隊。1963年,唐鎮公社行政區劃調整,原前進大隊的躍進生產隊劃歸唐鎮大隊,龔村大隊並入前進大隊。1984年,大隊管理委員會建制撤銷,改稱前進村民委員會,並以生產隊為單位成立村民小組,隸屬唐鎮人民政府。
6、浦東新區開發對上海的影響?
(一)奠定了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基礎
浦東開發開放之初上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第三產業的比重較低;第二產業中傳統工業的比重較大,高加工度化和高技術化趨勢不明顯。19年來,浦東開發開放堅持以產業結構優化積極推動功能拓展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優先發展以金融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為全市產業結構合理化發揮了先導作用,逐步形成了現代化服務業和先進創造業共同推進經濟發展的格局。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開發初期的20.1%上升到2007年的52.3%,產業亮點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業、會展旅遊業、現代物流業、房地產業、高新技術等產業,2007年底,中外金融機構總數已達493家,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280.52億美元,新批外資項目1254個,吸引合同外資49.49億美元,佔全市總量的1/3;第二產業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大量外資外技的進入,促進了上海的工業結構向高級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帶動汽車、通信和精細化工等行業的技術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快速成長,包括高技術產業、軟體產業和信息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在內的創新經濟迅速發展,2007年,總量達到2700億元,研發機構迅速集聚,已達到223家,市高新技術企業624家。2007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到96家,總量佔全市一半以上。開發開放為浦東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以現代農業、設施農業為基礎的都市型第一產業初具規模,鄉鎮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新的成效,農村經濟總量在市郊區縣名列前茅。
浦東開發開放以來,4個國家級重點小區的建設不斷推進,為上海城市功能的拓展發揮了核心功能的作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外高橋保稅區已成為上海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和象徵。陸家嘴作為國內金融機構最密集、金融要素市場最完備的地區之一,金融貿易區流量經濟涵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物流網路遍布165個國家和地區,集聚著證券、期貨、鑽石、產權、石油等10多個國家級要素市場,以股票、貨幣、債券、外匯、商品期貨、金融期貨、黃金、產權市場等為主要內容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日漸成熟,基本確立了國內金融市場中心的地位。張江高科技園區建有國家上海生物醫葯科技產業基地、國家信息產業基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國家863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東部)基地、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國家軟體出口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等多個國家級基地。擁有多模式、多類型的孵化器,建有國家火炬創業園、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引進國內一大批科研教育機構入駐,支持以企業體的產學研聯盟實施重大共性技術攻關項目。張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示範基地;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基地;科技創業人才、研發機構和科技企業的集聚基地;產學研一體化綜合改革的試驗基地,已吸引15家研究機構和70多家創新型企業落戶,成為上海技術創新和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平台。外高橋保稅區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出口加工3大功能逐步拓展,引進了2000多家貿易公司和60多家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的物流分撥中心,加工貿易出口快速增長,物流分撥功能進一步增強,現代海運和港口經濟穩步發展,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保稅區和新興港口。18年來,外高橋保稅區累計批准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950個項目,其中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30多家入駐保稅區。區內貿易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4838億元,佔全國保稅區的55%,成為國內舉足輕重的貿易中心,來自長三角乃至全國各地的眾多進出口企業從中獲益。保稅區的加工貿易、倉儲分撥、商品展示和運輸等多種功能已得到發揮。金橋出口加工區已成為上海外向型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之一,吸引340多家中外資企業落戶,150個現代製造業項目相繼投產,其高新技術和支柱產業在全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達到70%。先進製造業引領效應明顯,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51家在金橋投資79個項目。
浦西以浦東為「龍頭」推動產業的調整,取得互相促進,加速發展的效應。一批國有老企業和集體企業在浦東投資與外商投資經濟嫁接,提升了產業能級,成為上海工業新高地建設的重要力量;一批國有企業在資本市場通過募集發展資金,改善資本結構,實現了產權制度改造;一批國有企業在要素市場上進行了多方面整合,規范了市場進退行為,逐步強化了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一批國有企業在產業升級中開始了有進有退的戰略調整,構建了支柱工業的生產集群,各產業間技術進步的相互溢出效應,推動了工業整體進步。同時,一大批混合經濟和非公經濟迅速發展也為國有企業的改革調整提供了包括資本嫁接、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的良好社會條件。通過浦東的輻射效應,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創造國內技術領先產品,並推動了傳統產業升級,上海的產業水平特別是工業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隨著金融保險服務功能的進一步強化,上海金融信息化進程加快,金融業務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在不斷規范中繼續發展。
通過浦東開發開放,上海城市的功能和性質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從相對單一的工業生產基地轉變成了一個國際性的多功能中心。上海的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和整體經濟結構得到了優化,進而全面提升了上海整個城市的運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實踐證明,浦東高起點、高強度、寬領域、全方位的開放,為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徹底改變了城市空間的布局
從傳統上海工業的空間布局看,工業企業主要分散於市區,這既不利於城市功能的整體開發,也不利於工業企業及產品的配套和規模化。浦東開發開放提供了發展新空間。上海不僅按照科學規劃把浦東新區建設成有合理的發展布局結構、先進的綜合交通網路、完整的市政公用設施、便捷的通信系統,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的現代化新區,而且按照建設國際大都市的要求,對上海6300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間作出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約5平方公里中央商務區為城市核心層,主要發展金融、貿易、信息和管理等高層次第三產業;第二層為約30平方公里的中心商業區,成為匯集全國名、特、優商品的主要商業區;第三層為約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以第三產業和居住為主,並保留一部分無污染的城市型工業;第四層約1000平方公里的輔城,重點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工業,集中建設了9個市級工業區和一批大型居民住宅區;第五層約5000平方公里的郊區,主要發展第一產業和以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並形成若干個工業園區和旅遊度假區,初步形成了支持多功能、高端化發展的城市形態布局。
浦東開發開放以相對自由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以及完備的基礎設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資,成為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連接的重要紐帶。利用外資不僅成為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主要杠桿,也成為城市建設和優化生產力布局的重要力量。據統計,在上海90年代的城市建設資金中,有1/6來源於外資,浦東更高達70%以上。上海舊區改造按以往政府正常撥款需100年左右時間才能完成,土地批租利用外資後10年基本完成。按照「延伸周邊、輻射江浙、服務全國」的要求,上海抓緊建設航空港、深水港和信息港,加快建設城市高速公路網和軌道交通網,進一步密切浦東新區與周邊區縣及長江三角洲的聯系,進一步強化浦東交通信息樞紐的地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洋山深水港區一、二期工程建成投入運營,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躋身世界第三。一批高速公路和黃浦江越江通道等重要交通設施相繼建成。快速幹道、輕軌等現代化交通動脈和密布新區的不同等級道路相連,形成便捷、暢通的網路,並和空港、海港、鐵路、內河航道及黃浦江越江工程(大橋、隧道、地鐵等)共同組成立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由內環線、外環線、郊區干線公路、東西發展軸線等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將浦東與浦西連成一片,真正成為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功能載體。
(三)提升了城市的服務功能
開發開放浦東後,按照建設「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經濟帶」的要求,上海制定了「開發浦東、服務全國、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區域經濟協作政策,提出讓兄弟省市共享浦東開發開放資源,要「打長江牌」、「中華牌」、「世界牌」,要在為全國服務中加快發展自己等思路。同時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吸引外省市企業到上海發展的政策。對凡是到上海落戶的外資或外地企業,均一視同仁,給予「國民待遇」,並在投資計劃、進出口、財稅、戶籍、土地使用、融資等方面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積極擴大對內開放,積極創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吸引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市的企業共同參與浦東開發。這些項目絕大多數已成為各地對外聯系的「窗口」、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內地企業與外資企業嫁接的基地,從而帶動和促進了全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為發揮浦東和上海在全國經濟的輻射作用,上海不斷健全以「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網路,積極拓展上海和浦東交通、通信、信息等方面的樞紐口岸功能;充分發揮浦東證券、金融、產權交易等要素市場的作用,特別是通過興辦鑽石交易和黃金交易等新興的要素市場,形成上海和浦東在資金、項目、要素配置等方面的服務功能;努力完善浦東在人才引進培訓和科技開發等方面的優勢,使浦東和上海成為全國面向市場經濟的人才基地和科技產業化基地。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促進了上海的振興,而且對長江流域和全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使上海初步成為全國資金流、商品流、技術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和交匯樞紐。
浦東的開發開放給周邊省市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中共中央賦予浦東開發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將投資的方向選到浦東及其周邊地區,浦東在奉行重點吸收國際著名跨國公司投資策略的同時,使一些中小資本將投資的方向選向了鄰近浦東的省市,從而使長江三角洲地區尤其是蘇南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快。以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中國逐步形成沿海、沿江、沿邊、沿路和內地省會城市全方位大開放的格局。到上世紀末,長江三角洲已崛起了迅速發展的城市群,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都跨入了高速增長的行列,成為中國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浦東作為上海「四個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區域,為提升上海對全國的服務功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7、上海張江創新學院是大學嗎
上海張江創新學院不是大學。
上海張江創新學院在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浦東新區區委和區政府的領導下,誕生於2006年10月,是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承辦的一個大學學歷後學位後高層次職業培訓機構。擁有軟體與信息技術分院、生物醫葯分院、現代農業分院、金融服務分院、文化創意分院、微電子設計與應用分院和科技創業培訓分院七家分院。
隨著中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上海)落戶張江,學院在張江集團支持下做出重大戰略決策,搭建面向全國的、以網站為載體的大型職業培訓公共服務平台。
業務范圍:
1.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提供和政府服務外包專業目錄指導下的人才培訓、服務外包企業的訂單式人才培養。
2.新興產業所需人才培訓,滿足新興產業特定的人才需求,提供個性化企業內訓解決方案、新錄用大學生培訓解決方案。
3.為政府提供職業培訓規劃和政策制定的咨詢。
4.為科技型、知識型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個性化培訓、創業導師支持、提供創業項目和創業資金等資源。
8、上海擬建94平方公里「張江科學城」是如何規劃的?
5月8日據「上海發布」消息,《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已經形成徵求意見稿,上海市規土局、浦東新區正在公開徵求意見。張江科學城將強化對外銜接,注重與市域、長三角乃至全球創新要素的網路協作;強化內部整合,整體考慮水網、綠網、路網、軌交網和慢行網,構築「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努力實現科研要素更集聚、創新創業更活躍、文化氛圍更濃厚、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活服務更完善、生態環境更優美。
現狀概況
張江科學城位於上海市中心城東南部。根據2011年市政府批復,張江高新區核心園的用地面積約75.9平方公里。考慮張江科學城對全市功能和城市空間的影響,本次規劃范圍確定為北至龍東大道、東至外環-滬蘆高速、南至下鹽公路、西至羅山路-滬奉高速,同時考慮范圍之外國家量子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功能和空間要求,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為加強與龍陽路樞紐、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周邊地區的協調和聯動發展,外擴形成銜接范圍,總面積約191平方公里。
定位目標
圍繞「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和「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標戰略,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基礎上,充分依託國家實驗室建設和高校、科研機構等,突出科技商務文化等創新要素復合(TBC),集聚全球頂尖創新人才、集聚國家大科學設施、集聚高水平創新型大學、集聚科研機構和跨國企業研發中心,轉型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之地、新產業的培育之地;
規劃理念
強調開放、集聚,培育頂尖的科創能力。尊重科技創新區域集聚規律,匯集國家大科學設施、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與各類公共服務平台,促進創新主體的開放協作與互動交流;
突出融合、多元,創造宜居的生活環境。尊重海外人才、科學家、青年人才等多樣化需求,提供便捷、人性化交通出行;國際社區、人才公寓等多樣化住宅選擇;多元、均等化公共服務配套等;
體現綠色、交流,營造持續的城市活力。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提供更多步行化混合街區、社交聚會場所,營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和倡導綠色健康,培育創新文化氛圍。
總體格局
貫徹落實總體規劃明確的「網路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發展導向,張江科學城強化對外銜接,注重與市域、長三角乃至全球的創新要素的網路協作;強化內部整合,整體考慮水網、綠網、路網、軌交網和慢行網,構築「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