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使企業
1、為什麼說不斷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1、創新就意味著企業能夠掌握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而科學技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能力愈發成為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關鍵所在。
2、企業的創新可以推動推動流通環節改革和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引導企業加快發展研發力量,從源頭上進行產品的改革和完善。
3、創新的意識能夠使得企業不斷進步。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改革只在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搞是不夠的,必須全面部署,並堅定不移推進。
4、創新是發展的基礎,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的制勝法寶,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5、創新可以使得企業增加潛在價值,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可以使得企業的產品呈現多樣化,更加容易地走在行業前列。
2、企業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意義是什麼?
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適應新時代下新的機遇,也只有創新才能使企業產生突變,才具備「應萬變」的適應能力,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企業要適應互聯網時代下新的市場、新的商業環境,要轉型發展,離不開創新。
而從宏觀層面來看,創新可分為基礎技術型創新、工程技術型創新、客戶中心型創新和效率驅動型創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以用戶為核心觀念的不斷深入,企業逐漸將關注點放到提效這件事上,用效率提升驅動企業創新改革的效率驅動型創新成為焦點。
所謂效率驅動型創新就是提出新思路、新方法顛覆現有低效的運營方式,藉助互聯網新技術將想法落地實現改革。雲視訊就是在互聯網背景下誕生的新技術,作為未來的基礎通訊技術,解決了組織間遠程溝通難、互動性差、效率低的痛點。雲視訊技術的應用能優化企業內各個溝通、協作環節,對提高運營效率大有幫助。雲視頻會議系統具備讓公司組織架構靈活化、人才引入全球化、培訓體系完善化、客戶服務精細化等優點。
組織架構靈活化
以往企業為保證部門間擁有良好的溝通、協作環境,大多採用集中部署辦公區的方式,但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沖擊國內市場,為適應業務分散化趨勢,企業不得不推行分布式辦公模式,傳統低效的溝通、協作方式限制了企業發展。雲視頻會議系統完美解決了遠程溝通難的痛點,全球領先的編解碼技術保證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實現高清視頻互動連接,全國各地的辦事處、分公司通過網路就能進行實時面對面視頻溝通交流,工作效率更高。
人才引入全球化
人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證,人才引入策略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線下面試的招聘方式受地域限制,HR只能在本市或臨近城市招攬人才,使企業陷入「造血」能力不足的困境。遠程招聘徹底改革了招聘方式,HR用雲視頻會議系統發起遠程面試,將邀請卡通過郵件、簡訊、微信等方式發給候選人和用人部門負責人,各方用手機、電腦、微信小程序等一鍵就能加入其中,隨時隨地開啟高清視頻面試。遠程招聘極大縮短了人才引入周期、擴大篩選邊界,讓招聘效率更高。
培訓體系完善化
新員工入職培訓、企業文化宣講、員工業務能力提升等都離不開培訓,完善的培訓體系是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措施。雲視訊技術未普及前,企業培訓多採用線下組會、文字材料自學、非同步視頻等方式,效果並不理想。講師使用智能培訓系統在總部培訓室就能與全國同事建立高清互動視頻連接,互聯網環境下都能享受1:1真人沉浸式教學體驗。在線答題、課堂反饋等功能讓講師實時了解課堂效果和學員知識點掌握情況。教學效果可量化讓企業培訓更高效。
客戶服務精細化
強調以客戶為中心是每家企業的宗旨,但真正將服務落到實處的並不多,精細化客戶服務能力可以保證銷量穩步上漲。以往業務員和客戶多以電話溝通為主、出差見面拜訪為輔,效果不佳。雲視頻會議系統顛覆了傳統客戶服務模式,不用出差,在工位就能和客戶建立高清面對面視頻連接,屏幕共享功能讓雲會議室內全部設備都能同步顯示文件、圖片、應用程序界面。溝通結束後還能在雲文件夾內回看完整溝通過程,不錯過任何重要細節。
互聯網是效率的代名詞,推動了經濟的高速發展,但也給企業生存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老闆們必須時刻緊盯業務流程和環節,利用新技術不斷優化不合理之處,從而實現以效率驅動企業創新變革的目的。雲視頻會議系統因其高效連接的特性,已成為了企業提效強力有的抓手。未來,以小魚易連雲視頻會議系統為基礎開發的遠程招聘、智能培訓、視頻客服、溝通會商、視頻會議等應用場景將被廣泛應用於企業和政府機構。
3、管理學中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1、管理創新是企業實現效益增長的重要法寶。企業效益狀況與企業管理水平有著強相關的聯系。通過管理創新,著力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觀念不新、機制不活、手段不力等問題,使企業的效益增長獲得觀念支持和機制保障。
2、管理創新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就是創新,創新是知識經濟的本質特徵,也是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靈魂。企業應當推崇管理創新,把「不創新,就死亡」的理念深入每個員工心中。通過實施管理創新,加速企業新陳代謝,促進企業持續成長,使企業永葆蓬勃生機,在國際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4、創新對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其一,從企業生命生長和自身健康的角度,創新之於企業就相當於企業的營養液。當企業極度缺少創新的營養的時候,企業的生命力機會逐步減弱,會呈現慢慢地老化、終止的情形。這就是常說的:「不創新,慢慢死」。當企業劇烈的開展創新相當於注入過量的營養液的時候,企業的各個機體器官是很難適應的,會呈現劇烈的不適症狀,乃至突然不行了的情況出現。這也就是常常說的:「急創新,快點死」。這種比喻是有一定道理,其揭示的是:「只有適度、恰當的創新,對企業才是有益的」。過多過少、過快過慢,都是不恰當的,對企業的生命力都是有影響的。所以,企業要把握好創新的度、創新的點和時機,這種精微控制是最困難的。
其二,從企業創造價值的角度,為確保可持續地價值創造,唯有大膽創新一條路。企業的基本使命是為用戶(客戶)提供產品或者服務,並獲得利潤。獲得利潤是企業生命得以保障的必要條件,保障利潤必須是企業能夠贏得超於平均水平之上的盈利能力。確保這種能力,不僅僅限於創新,這一點要清醒。但是,創新是企業保障利潤水平的最高最好門檻。在市場中,能夠提供相同產品或者服務的企業千帆爭渡,PK的結果取決於各自的「能力」,這種能力集中體現在「保障自身利潤」的能力上。而唯有創新,才是最好的保障。也就是常常說的:「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對於市場中的某類產品或服務僅有幾家甚至一家企業能夠提供的情形,創新也是尤為重要的,高處不勝寒就是這個道理。稍有不慎,滿盤皆輸的情況,也是不少見的。依靠政策性實現市場壟斷(半壟斷)的企業除外,他們創新的動力的確是不會太足的。
其三,高度簡單概括,企業實施創新有三個著力點切入點,分別是企業的「能力」、「潛力」、「趨勢」。其中,企業的能力是創新的中間層,企業的潛力是創新的基礎層,企業的趨勢是創新的引領層。這樣分解的目的是將創新從籠統的表述、或者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又或說好比盲人摸象的情形下,進行一個分解和分層的嘗試,將問題分解之後有助於更准確的聚焦目標。企業的能力即是當下、眼前,也就是說可以看得清楚的,企業在1到2年內能夠實現的目標;企業的能力以為是眼前、是當下,被關注的是最多的,甚至是聚集了一些企業的全部注意力。所以,能力是企業生長的「氣」、「打鐵需要自身硬」;企業的潛力不容易被發現,不容易被重視,不容易被系統性的構建並加以評價,這涉及了企業的生命力的本質——潛力是推動企業不斷生長發展的DNA。沒有潛力的企業,過了幾年就會展現出來生命力的快速衰竭;突然失去潛力的企業,也會在幾年的光景下走向衰退和蕭條。潛力因為具有潛伏性,屬陰,所以極易被忽視,也不容易被證明對於錯,這是企業發展的重大挑戰,但也是提出來需要更加重視加以應對的層面。所以,潛力是企業生長的「地」、厚積而薄發;企業的趨勢從廣義上包含了除企業內部系統之外的所有其他系統的環境變化及其趨勢,比如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區域產業環境變化趨勢等等;從狹義來說就是自身所從事的產業的天花板、岔路口、未來的未來等等。所謂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趨勢致勝,講得這些道理對於企業判斷和定位而言也是一樣適用的。所以,趨勢是企業生長的「天」,「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企業要生長,需要經常看看天時(趨勢)、看看地利(自己的潛力)、看看自己由多大的能力,這樣才能確保及時應變、持續發展、生生不息。
其四,創新是有方法論和實施路線圖的。
1)按照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先生的研究和總結,企業創新首先要抓住先機、機遇,而先生總結好了「企業創新機遇的來源」一共有七類,這個企業家可以自己對照,作為提升企業創新水平的指引;
2)創新必然是相對守成而言、相對企業形成的傳統而言,應該是不破不立(自己和對手)的。所以對於1到N發展的企業而言,創新的實施最好的辦法是從企業裡面給出更多更大的獨立發展空間;對於從0到1的企業而言,它們只剩下創新了,非生即死,所以對待創新是最決絕的,當然了這種情況下失敗率自然高,這也是客觀的。
3)創新由技術驅動和需求驅動兩種類型,企業普遍願意採取市場驅動的方式開展創新,這種看似容易把握和風險不大,但是創新帶來的價值杠桿也就不會太大。最好的創新是從技術驅動的角度謀求和嘗試,這種情況下的價值杠桿是最大的。當然,由於情形是如此的復雜,企業的創新應該是沒有定式的,這一點最後一定要補充一下。
企業與創新,其實真正的立足點、把握點在於是否具有企業家精神,如同人一樣在其精神層面。
5、企業科技創新的作用
企業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用新技術來改進產品和提高服務質量,如果固步自封,安於現狀,則有被歷史淘汰的危險。
在這種壓力和挑戰面前,企業只能是永不休止地推動科技創新,將科技創新轉化為產品開發,把智力、知識注入到新產品的開發之中,注入到創立名牌的實踐之中,注入到企業管理和服務之中。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企業不得不積極主動地加大經費投入,進行科技創新,以求得生存、贏利和發展。
6、創新在企業中的作用
構建基於知識管理的現代企業文化
內容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逐漸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以及企業成長的關鍵性資源。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應用知識管理來提升企業競爭力,但是,知識管理並不是簡單的對信息技術的利用,而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企業文化環境。所以,構建與知識管理相適應的現代企業文化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知識經濟 知識管理 企業文化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逐漸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以及企業成長的關鍵性資源。在以知識為主要資源的經濟中,企業是否具有創造、傳播和使用知識的能力正成為其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現在國內有不少企業也對此予以高度重視, 積極應用知識管理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是,知識管理並不是簡單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而是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和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經營哲學、企業文化形態、企業道德規范、企業精神風尚、企業形象等的總和,是在企業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幫助企業取得競爭優勢,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不斷地發展自己。Delphi Consulting Group研究人員Hadley Reynolds 認為,企業知識管理的主要障礙是企業文化。可見良好的企業文化是成功實施知識管理的保障,不良的企業文化是知識管理戰略實施的障礙。所以,構建與知識管理相適應的現代企業文化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
企業知識管理的內涵及目標
構建適合企業知識管理的現代企業文化,首先必須了解企業知識管理的內涵、目標及優勢。
(一)企業知識管理的內涵
企業知識管理是以企業知識為管理對象,是對企業集體的知識與技能的捕獲,並將這些知識與技能分布到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最大效益的任何地方的過程。知識管理的目標就是力圖能夠將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恰當的人,以便使他們能夠做出最佳的決策。知識管理是企業創造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源泉。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基本特點:
企業知識管理是基於對「知識具有價值、知識能夠創造價值」的認識而產生的,其目的是通過更有效地利用知識來提高個人或組織創造價值的能力。企業知識管理的基礎活動是對知識的識別、獲取、開發、分解、 使用和存儲。特定的知識管理活動需要投入資金與勞動力。
企業知識管理是將知識看作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知識管理把存在於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的不同方面和信息技術、市場分析及企業經營戰略等協調起來,為企業的發展服務,創造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效果。
企業知識管理是企業面對日益增長的非連續性的環境變化時,增強企業組織的適應性、生存能力等重要措施。從本質上來看,它涵蓋了企業組織的發展進程,並尋求將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對數據和信息的處理能力以及人的發明和創造能力進行有機的結合。所以,企業知識管理是個人和企業要適應現代經濟日益復雜多變的環境的真正向導。
(二)企業知識管理的優勢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要取得競爭力必須具備四種能力:快速的反應能力、創新能力、高素質的技能、高速運轉的效率。企業知識管理作為一項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培養企業達到以上目標。首先,知識管理是企業培養競爭力的基礎。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綜合能力被看作是企業取得和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其次,知識管理是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有效、正確決策的基礎。因為在不斷變化的生存環境下,企業需要通過知識管理獲得所需的知識,以便做出最佳決策。企業知識管理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品周期不斷縮短,創新是保持企業長久競爭優勢的主要源泉。企業通過知識管理活動鼓勵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張,最大限度地把企業員工吸引到獻計獻策和能力合作的活動中來,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2.培養企業靈活應變能力。隨著世界經濟的進一步全球化,任何企業都處在一個變化無常的激烈競爭環境中,不可能在某一領域永遠占據霸主地位。為了使企業能在競爭中維持其市場地位,要求企業對市場的變化能做出快速的反應,並具有較強的應對能力,而知識管理能夠幫助企業培養和提高這種快速應對能力。
3.提高企業工作效率。通過知識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取和共享有用的經驗以及可重復使用的知識資產,縮短作業時間和減少重復勞動,從而達到提高企業工作效率的目的。
4.培養和提高企業員工的技能和素質。擁有高素質和技能的企業員工是企業競爭優勢和競爭力提高的基礎條件。通過實施知識管理,促進現有員工和新雇員工對新知識的學習,從而培養和提高員工技能和素質,最終提高和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
知識管理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知識管理不僅會改變企業的管理方式,也會改變人們的工作、思維方式。企業知識管理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企業文化環境。知識管理與企業文化相互影響,同步發展。企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先進的企業之所以能夠在競爭中獲勝,就是因為他們具有更適應競爭要求的企業文化。21世紀的經濟發展,已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而往往是經濟與知識文化的一體化運作。因此,基於知識管理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基礎,同時也是知識管理能夠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
(一)企業文化對知識管理的影響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覺形成的能為絕大多數員工信守的企業經營意識、經營指導思想和經營戰略價值觀念的綜合反映。企業文化對知識管理的實施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其影響是不可被忽視的,具體表現如下:
1.企業文化決定企業知識的重要性。企業文化嚴重地影響著企業的管理理念,進而影響企業對知識的認識和態度。比如,影響決定哪些知識是有用的、重要的,哪些知識是必須保留在企業,從而獲取核心競爭力,哪些知識可以向外界傳遞或與外界分享以獲取戰略優勢。
2.企業文化影響員工個人知識與企業集體知識之間的關系。企業文化包含所有不可言傳的關於組織與其員工之間如何傳遞知識的規則,它界定哪些知識屬於組織,哪些知識屬於員工個人;它決定在公司中誰應有什麼知識,誰必須分享這些知識,誰有權保存這種知識。企業領導層如果不能准確理解企業現有的知識傳播機制,不能制定相應的戰略改變這種機制,那麼想改變與知識相關的行為將會十分困難。如果企業很明顯地認為某些部門比另一些部門重要,那麼毫無疑問會挫傷知識交流的積極性,導致各業務單位盡力保衛自己的知識庫。
3.企業文化決定企業知識的創造、傳遞和使用的行為決策。企業文化決定企業知識的創造和共享。企業文化中的行為規范和慣例同樣也決定著一系列能夠影響知識生產、共享與利用的行為,即會影響交流質量的行為。如果一種企業文化相對於知識而言更重視知識共享,它就會創造一種更便於利用知識的交流環境。因此,企業文化為知識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4.企業文化影響企業對新知識的態度。企業文化決定著企業如何對待、獲取和傳播新知識的行為。對於今天那些面臨劇烈的、甚至威脅其生存的技術與競爭形勢變化的企業來說,這個過程的動力機制反映了一個特殊的問題,即如果它們希望能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須盡可能快地獲取、驗證和傳播新知識,以便及時調整企業戰略與資源配置。
接下頁
7、創新對企業發展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科技體制創新在我國創新體系中處於重要地位,對企業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企業技術創
新的發展,只有通過科技體制的不斷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存在的「兩張皮」現象,為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組織實施和過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撐和保障。
按照創新理論鼻祖熊彼特的觀點,凡是引入新產品、引用新的生產 方法和工藝、開辟新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給來源等都是創新。依此界定,企業的成本、質量、產品差異、品牌形象、組織形式的先進性都是以創新為前提的。創新一方面提高物質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減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過引入先進設備和工藝,從而降低成本。由此可見,創新對提高產品的質量,實現產品多樣化戰略,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也只有通過創新,才能形成企業獨特的品牌優勢。創新還可促進企業組織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從而使企業不斷提高效率,不斷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只有依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技術水平,推陳出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前提,是企業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自《中共中央關於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以來,我國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進行了不少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與知識經濟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著許多不足。首先,政府與企業角色的錯位並未得到根本糾正,仍沿襲著計劃經濟時代以國家為主的投資體制,各級政府投入的開發經費占總投入額的70%強,企業投入只佔30%弱,而在美歐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企業的研發投資要佔全部研發投資的70%左右。第二,技術創新主體錯位仍然存在。目前我國技術創新的主體仍然是科研所和高等院校,這種主體的錯位,使科技成果供需產出的結構性矛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更使成果轉讓成本大大增加。同時,由於科研經費和科研人員主要集中在科研所和高等院校,它們不直接面向市場,不甚關心科研成果能否轉化為生產力,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市場開拓能力將技術創新成果推向市場,因而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鑒於科技體制上還存在著這些弊端,因而重新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新的規律,富有成效地推動科技體制創新,就成為推進現代企業發展的一個迫切要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據人們對技術創新經濟學的研究得出的最基本的一條規律是,企業必須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這種主體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企業要成為技術創新投資的主體;二是企業要成為研究開發的主體;三是企業要成為利益分配的主體。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投資主體,就意味著可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宏觀指導下,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市場競爭格局,自主地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目標的創新項目,自主進行籌資、融資和投資,自己承擔相應風險,政府管理部門不加干預。企業作為研究開發主體,就意味著研究開發工作主要在企業內進行。在傳統體制影響下,一些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雖然也設有研究開發機構,但不論人力資源,還是物質資源,均投入不足。同時,由於企業沒有成為研究開發的主體,研究開發活動主要不在企業進行,導致科技成果和企業生產經營脫節,許多科研活動沒有明確的商業目的,造成了科研成果多而企業新產品少、獲獎科研成果先進而企業產品落後的局面。企業作為利益分配主體,就意味著在照章納稅後,企業有權對技術創新收入進行自主分配。這樣企業不僅可以有效補償技術創新投入,而且還可以有效地激勵研究與開發人員,尤其是對技術創新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實行特殊的報酬機制。再者,企業可以根據有效的經濟原則,組建有效的研究和開發組織,按要素、貢獻分配報酬,激勵研究與開發的有效增長。
而企業要走到這一步,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各企業轉換觀念,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從企業的實際出發,進行大膽創新,把握創新的主動權,把握市場機會和技術機會,做出適合本企業的創新決策,不斷提高創新水平,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從而走上一條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創新之路,使企業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不斷取得新的發展。在這方面,武漢健民集團已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武漢健民集團率先認識到經濟一體化形勢下世界中葯行業的發展趨勢,並探索出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這就是以科技體制創新為突破口,促進葯品研發技術的創新,進而推動企業的整體發展。組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開發公司是武漢健民集團進行科技體制創新的重大舉措。正是因為較早認識到科技體制在促進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武漢健民集團於1999年就聯合武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同濟醫科大學葯學院、湖北中醫學院、湖北大學等單位,以股份制形式共同出資在其原有科研所的基礎上,成立武漢健民中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葯工程公司),打破了原有的科技體制,率先將現代企業制度、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引入到企業的科研開發之中,使原隸屬於武漢健民集團的科研所成為享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科研實體,主要從事新葯開發和老產品的二次開發,在運營方式上實行嚴格的公司化管理,同時依據現代公司制的特點,加強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如此,武漢健民集團既保證了自己能有源源不斷的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上市,又使原有科技資源煥發了巨大活力。
作為科研型實體,武漢健民中葯工程公司不但清醒地認識到技術創新在公司運行過程中的重要性,還建立起一套與本企業相適應的技術創新體系。它主要體現在對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技術創新人才管理、技術創新決策管理和技術創新過程管理等方面:(1)對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極為重視,先後投巨資從國內外購進各種儀器設備及相關技術,以品種改造和新品種開發為載體,大大提升了研發水平和能力。(2)把人才視為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人才的引進與管理,運用各種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優化公司的人才結構。為保證公司員工的知識更新,又不斷探索和完善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機制,使他們有機會提高創新能力,有條件提高創新水平。(3)強化對技術創新決策的管理工作,建立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牽頭的專家顧問系統,主要負責中心的重大科技決策咨詢、重大科技項目評估、新葯研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咨詢與指導等,從而降低了科研風險,提高了科研效率。(4)對內實行項目負責制,加強過程管理。對項目的管理、組織實施申報實行全過程監控,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進行有效考核和評估。
8、創新的重要性
1、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2、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3、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4、創新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
5、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9、技術創新對於國家和企業有什麼意義
創新是改革也是進步
創新不是說前所未有的方法做出來就是創新
創新的目的是改良提高生產率改進技術方式
這是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