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替代性創新

替代性創新

發布時間: 2022-04-24 15:35:50

1、什麼是差異化的創新營銷

所謂差異化營銷(differentiated marketing)差異性市場戰略(differentiated marketing tactics)差異性市場策略,又叫差異性市場營銷,是指面對已經細分的市場,企業選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子市場作為市場目標,分別對每個子市場提供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以及相應的銷售措施。企業根據子市場的特點,分別制定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銷策略並予以實施。 差異化營銷的核心思想 差異化營銷,核心思想是「細分市場,針對目標消費群進行定位,導入品牌,樹立形象」。是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針對目標市場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品牌定位與傳播,賦予品牌獨特的價值,樹立鮮明的形象,建立品牌的差異化和個性化核心競爭優勢。差異花營銷的關鍵是積極尋找市場空白點,選擇目標市場,挖掘消費者尚未滿足的個性化需求,開發產品的新功能,賦予品牌新的價值。差異化營銷的依據,是市場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特性。不同的消費者具有不同的愛好、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同是收入水平和不同的消費理念,等,從而決定了他們對產品品牌有不同的需求側重,這就是為什麼需要進行差異化營銷的原因。 差異化營銷不是某個營銷層面、某種營銷手段的創新,而是產品、概念、價值、形象、推廣手段、促銷方法等多方位、系統性的營銷創新,並在創新的基礎上實現品牌在細分市場上的目標聚焦,取得戰略性的領先優勢。 差異化營銷的形式 企業可以選擇幾個利益最大的子市場做為目標市場,如果有足夠的能力滿足更多的子市場則可以選擇更多的子市場;如果各子市場對企業都很有吸引力,並且企業也有能力為各子市場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企業可以把子市場作為目標市場。在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中,寶潔公司是實行差異化營銷的典型,它的洗衣粉就有11個品牌,中國婦孺皆知的有強力去污的「碧浪」,價格教較高;去污亦強但價格適中的「汰漬」;突出物廉價美的「熊貓」。洗發水則有6個品牌,有品位代表的「沙宣「;潮流一族的「海飛絲」;優雅的「潘婷」;新一代的「飄柔」。此外,它還有8個品牌的香皂,4個品牌的洗滌液,4個品牌的牙膏, 3個品牌的清潔劑,3個品牌的衛生紙等。 差異化營銷的策略 當技術的發展、行業的垂直分工以及信息的公開性、及時性,使越來越多的產品出現同質化時,尋求差異化營銷已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件必備武器。著名戰略管理專家邁克爾·波特是這樣描述差異化戰略的:當一個公司能夠向客戶提供一些獨特的,其他競爭對手無法替代的商品、對客戶來說其價值不僅僅是一種廉價商品時,這個公司就把自己與競爭廠商區別開來了。 對於一般商品來講,差異總是存在的,只是大小強弱不同而已。而差異化營銷所追求的「差異」是產品的「不完全替代性」,即企業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生產出在性能上、質量上優於市場上現有水平的產品;或是在銷售方面,通過有特色的宣傳活動、靈活的推銷手段、周到的售後服務,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

2、什麼是顛覆性創新

顛覆性創新是引入新技術、產品或者服務推動變革,並在市場競爭中或取得優勢。此處, 「顛覆性」不是指中斷或者造成混亂,而是替代。

在企業中,顛覆性創新具有一定風險,因為它要求員工迅速適應不同的生產開發或者市場宣傳方式。

通常,對於深思熟慮的產品,顛覆性變革開始似乎會打破當時的設定,但是可以在創造前所未有的新市場機會方面成功證明他們的能力。今天的顛覆性創新案例包括移動手機電話、數字照相機和電子數閱讀器。

顛覆性創新有時和持續改善的概念有所沖突。持續改善關注完成流程中小型的、逐步增加的變革,目的是提高效率和質量。

(2)替代性創新擴展資料

在企業中,顛覆性創新是引入新技術、產品或者服務推動變革,並在市場競爭中或取得優勢。此處,「顛覆性」不是指中斷或者造成混亂,而是替代。當然,顛覆性創新具有一定風險,因為它要求員工迅速適應不同的生產開發或者市場宣傳方式。

通常,對於深思熟慮的產品,顛覆性變革開始似乎會打破當時的設定,但是可以在創造前所未有的新市場機會方面成功證明他們的能力。

各種商業戰爭的案例,都教給一個道理,就是當面對強手的時候,一定不要按照它的節拍跳舞,按照它的節拍跳舞你就死定了。你要想辦法通過反向思維,通過逆向操作,在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上創造一種新的游戲規則。

3、企業如何顛覆性創新?

相對持續性創新對產品的流程優化、功能增加、迭代升級、體驗改善,提升市場競爭力。顛覆性創新所指的是引入新技術、產品或者服務推動變革,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絕對競爭優勢,起到「替代」的作用。持續性創新與顛覆性創新的不同體現如圖2-16所示。

圖2-16持續性創新與顛覆性創新

顛覆性創新案例很多。360免費殺毒軟體沖擊了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的按年付費模式,從賺用戶的錢到賺廣告費這是商業模式的顛覆性創新。阿里巴巴依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開發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等電子商務平台從線下商場、代理商、零售商哪裡搶佔了大量批發及零售市場份額(2019年上半年達到24.7%),這是技術應用顛覆性創新。隨著3G4G5G網路通信技術的突破及普及應用,騰訊的QQ微信逐步成為了人們最主要的通訊工具,對移動聯通電信的計時通話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這是技術顛覆性創新。在「創新戰略」中我們提到,顛覆性創新不僅來源於技術突破式創新,還來源於商業模式創新,多數顛覆性創新是技術突破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共同作用的結果。

顛覆性創新雖然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甚至是主導市場的地位,但是也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一但失敗損失也很大。在巨大的利潤誘惑驅使下,眾多初創企業卻依然趨之若鶩。我建議創業者在選擇顛覆性創新戰略時一定要做可行性評估,特別是「能力」評估,制定配套的「能力戰略」確保顛覆性創新成果可以落地。中小企業在採用顛覆性創新戰略時也要慎之又慎。

大型企業雖然有顛覆性創新的條件,但其自身已在行業中處於有利位置,缺乏顛覆性創新的動力,往往對顛覆性創新採用的是防範的態度。然而從市場的實踐來看,往往是因為這種傲慢的態度,使那些採用顛覆式創新的創業企業有了可乘之機,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兔子搬倒了大象」的好戲。對大型企業而言,顛覆性創新意味著員工要迅速適應不同的生產開發或者市場營銷方式,常出現「船大難調頭」的局面。克萊頓在《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也指出,大企業在顛覆性創新領域困難重重,缺乏環境基礎,往往以失敗告終。多數大企業通常採用開放性創新戰略,通過授權、投資、並購的方式來應對顛覆性創新。

4、創新基金、創新資金、創新專項資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啊。

沒啥區別,只是叫法不同,但都是一個政策項目。申報條件如下:

  1、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2000萬元。
2、職工總數不超過300人,其中直接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佔比不低於10%。
3、上年度用於企業研發經費不低於當年營業收入的5%。(不少於40萬)
4、同一年度內,同一企業限申請一個創新資金項目。
5、同一企業獲得創新資金資助的次數不超過3次。

5、什麼才是顛覆性創新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顛覆性創新」理論是指通過新技術的革命性變革,讓產品更簡單、更便宜、更方便,從而自底層往上顛覆和瓦解原有的產品。

克里斯滕森是"顛覆性技術(破壞性技術)"這一理念的首創者(該理念首次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1995年1/2月號,本刊2004年1月號重登此文),他因此獲得了" 顛覆大師"的美譽,他的創新理論給企業界帶來了一輪強力沖擊波。

破壞性技術的本質在於以更便宜、更簡便的技術取代的主流技術,同時,應該將之「視為市場營銷挑戰,而非技術挑戰」。

(5)替代性創新擴展資料:

克里斯滕森是"顛覆性技術"這一理念的首創者。他的研究和教學領域集中在新產品和技術開發管理以及如何為新技術開拓市場等方面。代表作為《創新者的窘境》和《創新者的解答》。

克里斯坦森的思想可以幫助經理人員判斷,什麼時候應該遵從那些廣為接受的優秀管理原則,什麼時候採用其他原則更合適。在破壞性創新原則的指導下,企業管理者可以同時做好兩件事情,一方面保證企業當前內的健康運行,同時動員足夠多的資源,關注那些最終可能導致企業走下坡路的突破性技術。

6、什麼是替代機制

 內容摘要:企業競爭優勢替代機制是指競爭優勢替代過程中的關系和規律,建立競爭優勢的替代機制,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企業競爭優勢替代機制主要受外部環境的變遷和內部機制演繹的影響。建立企業內部人才競爭機制、技術進步機制、管理優化機制、文化進步機制是建立企業競爭優勢替代機制的四大環節。
關鍵詞:競爭優勢替代 競爭優勢替代機制 核心能力

近幾年,我國一些已進入成熟期的行業,都在經歷著或者已經經歷過各自的重新「洗牌」時期,彩電業、空調業、手機業莫不如此。在這一發展階段,一些知名的企業在經歷了賣方市場條件下的短暫輝煌後,一進入買方市場,便出現停滯或衰弱狀態。
產業的時代變革,社會政治、文化和技術變遷以及企業內部機制(文化、體制、組織)的演繹,引致企業核心能力構成要素發生改變或演化。核心能力的演化決定了競爭優勢的替代。因此,研究競爭優勢替代問題,對於指導企業如何認識和評價現有競爭優勢,並在外部環境發生變遷和企業內部機制發生演繹時,及時以新的替代舊的競爭優勢,保持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學術界雖然近來開始對持續競爭優勢問題給予關注,但是,對於企業如何從內部機制上保持競爭優勢的持續性問題,還是沒有提出很好的解決辦法。
本文將圍繞企業競爭優勢替代理論和企業在實踐領域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分析影響競爭優勢替代機制的因素、尋求競爭優勢替代機制規律性的基礎上,對導致企業競爭優勢變為競爭劣勢的原因進行分析,並試圖就如何建立起企業內部競爭優勢替代機制的問題加以探索。

企業競爭優勢概述

1990年,哈默《公司核心能力》的發表引起了管理學術界對於核心能力的關注。繼「產業結構理論」、「核心能力理論」之後,「持續競爭優勢」的研究已經越來越成為戰略管理學界新的「熱點問題」。關於這一理論的研究,已有的基本理論分析大致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競爭優勢理論建立初期,人們往往將競爭優勢與持續競爭優勢混為一談。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縱向一體化以及企業流程中的默會知識都曾是構建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但技術的進步、企業經營運作方式的改變使得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也發生了變化。
於是,關於何種資源才可能成為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資源觀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Barney(1991)首次對競爭優勢和持續競爭優勢進行了區分。他認為,當一個企業實施能創造價值的戰略,而同時其他任何既存企業和潛在競爭對手無法實施該戰略時就擁有了競爭優勢。但持續競爭優勢除滿足這些條件外,還應包括「競爭對手無法復制此戰略的優勢」這一條件。
科學的進步會不斷地使默會知識顯化、無形資產有形化。今天在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過程中,不斷創造新的競爭優勢的能力才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

競爭優勢替代及其機制

(一)競爭優勢替代機制的涵義
所謂競爭優勢替代機制,是指競爭優勢替代過程中所隱含的關系和規律,即在外部環境變遷及企業內部機制演變條件下,新的競爭優勢取代舊的競爭優勢過程中,影響競爭優勢形成的因素與核心能力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
(二)競爭優勢替代機制的影響因素
企業競爭優勢替代受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部機制適應性的影響。因此,企業應根據外部環境的變遷,及時調整企業內部機制,為競爭優勢替代掃除內部機制的障礙。
外部環境的變動因素是競爭優勢替代機制的主要影響因素主要有:環境中的政策、法律因素等都影響著企業核心能力的構成,進而影響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尤其是從工廠制度確立到工業化社會形成之前,市場的發展剛剛起步,環境中的政策、法律因素對於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市場高度發展的今天,企業的發展也受到政策、法律因素的制約。社會文化是企業核心能力構成因素的又一影響因素,它通過對人們的生產和消費觀念的影響來影響企業核心能力要素的形成。技術環境有時甚至會成為競爭優勢替代機制的根本影響因素。
企業的內部機制,包括技術創新機制、管理創新機制、文化變革機制等,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生演繹,當其導致企業核心能力構成要素發生改變時,企業的競爭優勢便會發生替代。導致企業內部機制發生深刻變化的原因通常有:企業經營者和經營者團隊的更換;企業戰略目標的改變;具有新的價值取向的企業文化的生成。
(三)競爭優勢替代機制描述
我們知道,企業是行業中的企業,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如何在下一個周期或階段維持或喪失的是一個競爭優勢替代問題。任何現存的、既定的優勢,其價值都是有限的,它會在社會環境特別是產業結構的演變和企業內部機制的演變中被替代:要麼通過機制變革塑造新的競爭優勢,要麼在現有優勢喪失後,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我們引入行業生命周期結構來進行分析。當行業處於成長期時,社會的各種要素包括政策激勵要素都往該行業聚集。外部環境的諸多有利因素,也使企業內部關系比較容易調理,企業的內部機制與外部環境相協調,這是強勢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形成期。行業處於成熟期時,強勢企業完成了現有競爭優勢的積累,達到頂峰。但是,行業的發展停滯不前,社會資源不再往該行業聚集,競爭優勢變為競爭平勢。到行業衰退期時,聚集在行業(企業)中的各種要素開始消散,往其他行業轉移,社會價值流出該行業:原材料供應商也在尋找新需求途徑或行業客戶,優秀人才紛紛流向其他行業,國家產業政策由激勵變為抑制,企業內部矛盾開始暴露,內部關系管理惡化,內部機制嚴重劣化。一些不能處理外部環境惡化與內部機制協調關系的企業面臨倒閉,而一些在環境惡化時迅速調整好內部機制協調性問題的企業又去尋求在行業更替中建立新的競爭優勢,實現競爭優勢在行業更替中的順利替代。我國彩電業的發展就經歷了這一過程。

企業如何建立競爭優勢替代機制

(一)建立企業內部人才競爭機制
人才是企業之本,是企業競爭優勢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企業內部人才競爭機制,通過內部淘汰機制,使高素質人才留下來,淘汰不合格的員工,使企業永遠擁有一定數量的高素質人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建立企業內部人才競爭機制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入手:建立具有吸引高素質人才的政策和環境;建立有效與公平的內部人才淘汰機制;建立競爭性與人性化並存的留人制度。
(二)建立企業內部技術進步機制
技術創新是實現企業競爭優勢替代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對行業來說,技術革新在促進產業結構變化(成熟到衰退)以及新興產業形成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還發揮著巨型平衡器的作用:侵蝕那些其領地防禦堅固的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將其它企業推向競爭前沿」(波特,1983)。企業要在技術變革中脫穎而出,從而形成競爭優勢,就必須建立起技術進步機制即對社會技術進步保持高度敏感,對市場信息保持高度敏感,從而建立起具有很強的技術學習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機制。
(三)建立企業內部管理優化機制
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是個復合系統,包括決策優化機制、組織結構優化機制、以及企業各項活動之間的關聯優化機制。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隨著企業的發展而發展,對於那些不適應企業發展和機制進步的舊的管理制度和規范,應當盡快拋棄。但是在對舊制度、舊規范揚棄的同時,必須及時建立起新的制度、規范,決不能造成管理的缺位和空白。總的來說,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優化應該做到適應性、靈活性、進步性。
(四)建立企業文化進步機制
建立企業文化進步機制,就是要將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的不可仿製性、難以替代性決定了企業文化的重要地位。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建立企業內部文化進步機制是企業建立競爭優勢替代機制的重中之重。企業內部人才競爭機制,技術進步機制以及管理優化機制都是為企業文化服務的。只有形成了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文化,企業才是在本質上具有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發生替代對企業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在競爭優勢發生替代時,曾經的二線企業有可能一躍成為行業內的領先者,曾經的領先者也許會因機遇的錯失而衰退。因此,建立完善的內部競爭優勢替代機制對於企業在競爭優勢發生替代時,及時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保持企業持續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7、創新需要什麼樣的制度環境 張維迎

創新需要什麼樣的制度環境?
張維迎
來源:經濟學原理
創新需要一種制度,最重要的是能夠使企業家和投資者有長期穩定的預期。
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怎麼推動經濟增長?第一,通過發現市場的不均衡來套利,使得資源得到更有效配置;第二,通過創新打破原來均衡,推動生產可行性邊界外移。這兩個方面都非常重要,都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條件。最基本的制度條件就是自由、私有產權和法治。但是,我要強調的是,創新對制度的要求更苛刻、更高。因為創新有兩個基本特點,第一個是高度不確定,不可預測,第二個是周期非常長。

創新的不確定性。
創新是充滿一系列不確定的過程,這與科學上的發現非常類似,沒有辦法預測。
人們經常把不確定與風險混淆,其實二者不一樣。
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奈特就對此做了區分,簡單地說,風險有統計規律可循,不確定性沒有統計規律可循,因為是獨一無二的。一項創新是否能夠成功,事先沒有辦法預料,不僅因為這項創新本身難以預測,而且因為創新的價值依賴於後續的一系列創新是否出現。以計算機為例,1945年IBM發明計算機,但是當時它並沒有真正的商業價值,所以IBM沒有馬上投入市場。為什麼?因為當時計算機需要的是真空管,真空管不僅成本高,而且速度非常低,在經濟上是沒有效率的。直到十幾年之後出現了晶體管,特別是集成電路技術,才使得計算機有了真正的商業價值,計算機因此才成為信息技術的重要推動力量。不確定性意味著事先沒有辦法規劃,很多人在創新,多數人失敗了,也有一些人成功了,我們記住了成功的故事,很容易忘記還有很多失敗的故事。
創新周期特別長。最簡單的就是瓦特發明蒸汽機,他從1764年草擬圖案,五年後申請到專利,真正投入市場是1775年,也就是11年之後,公司開始盈利是1786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是1903年,飛機第一次投入商業使用是在1936年,中間過了33年。甚至一些很簡單的創新,比如兒童用的一次性尿布,寶潔公司從投入研發到投入市場用了整整10年。今天一些互聯網公司很快可以拿到錢,但這錢是投資者的錢,不是客戶的錢,離真正完成創新還有很長距離。
創新周期為什麼這么長?很多人誤解,創新就是拿到專利。其實看一下歷史,拿到專利只是創新的第一步,甚至可以說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創新和發明很不一樣,拿到專利,就是一項發明,創新是要讓專利變得有商業價值。從拿到專利到實現商業價值,要克服一系列障礙,因為要改進功能,提高質量,降低成本,一直到市場可以接受,甚至,還要克服傳統勢力對創新的阻礙。很多公司並不是死在發明過程中,而是死在拿到發明後實現商業化的過程。瓦特1769年就拿到了蒸汽機的發明專利,但並沒有能阻止他的投資人巴羅克1773年的破產
創新的不確定性和長周期決定了創新起初是不賺錢的。剛才談到企業家的套利活動,套利一開始就賺錢,但是因為你賺錢,別人就會跟隨,競爭使得利潤越來越低,趨向經濟學家叫的「均衡」。創新起初是虧損,到一定時間之後,證明你成功了,他才開始賺錢,然後賺越來越多的錢,但是隨著你賺錢了,模仿者就來了,賺得錢就越來越少。簡單的說,如果做一件事,一開始就賺錢,就說明這不是創新。而且,虧損的期間可能非常長。今天很多互聯網公司做了十來年了,拿了幾十億投資,仍然不賺錢。

上述兩個特點決定了創新需要一種制度,這種制度能夠使企業家和投資者有長期穩定的預期。套利時間比較短,甚至三天五天就完成,在金融市場套利幾秒鍾就可以完成,創新則需要數年,三年五年都不夠,甚至十年、八年、二十年。追求很長時間才能見效的東西,如果社會對知識產權沒有有效保護,沒有相對健全的法治,創新活動很難出現。特別是金融體制,起初是虧損的,誰來買單?消費者不買單,只有投資者買單,所以創新對金融體制有非常高的要求。中國現在的制度,我認為總體來講是適合套利,不適合創新。
有研究證明,法律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不僅決定了創新的速度,而且決定著創新的方向。如果一個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很弱,即使有創新,創新也會主要集中在有替代性保護方案的領域,比如,靠商業秘密可以保護你,他就會去創新。當然,今天在場的法學家會更多地聚焦這方面,我就不多談了。我下面集中談談阻礙創新的三個其他體制和政策,第一是政府監管,第二是反壟斷法,第三是產業政策。
首先,政府監管。從英國產業革命開始,政府監管一直是阻礙創新非常重要的因素。按照熊彼特的說法,創新是一個創造性的破壞,意味著用新的產品代替舊的產品,新的企業代替舊的企業,新的行業代替舊的行業,所以一定會觸動現有產業既得利益者的乳酪。既得利益者通常保護自身利益的辦法就是呼籲政府監管。政府監管名義上是要保護消費者利益,維護市場秩序,本質上是保護既得利益。所以,就毫不奇怪,大量的監管措施,從英國產業革命到現在,都是在扼殺阻礙創新。
舉幾個中國的例子。上世紀80年代,郵電部明確禁止居民家庭個人使用傳真機,如果發現會有高額罰款。廣電部禁止居民個人安裝和使用地面衛星接收設施。今天很多新媒體的創新也受到種種限制。特別是去年,交通部曾推出一個計程車改革徵求意見稿,盡管最後沒有真正實施,但反映的問題非常嚴重,網路約租車遇到傳統既得利益者的抗拒,包括傳統計程車行業,尤其是經營計程車的公司。
第二,特別講一下反壟斷法對創新的阻礙。《反壟斷法》其實應該叫《反競爭法》,因為反壟斷法所反的那些措施正是市場中競爭的措施,尤其是通過創新來競爭的措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經濟學家有責任!經濟學家把壟斷和競爭的定義完全搞錯了。經濟學教科書中講的最好的競爭是什麼?完全競爭!所謂完全競爭,就是眾多廠家以相同的成本生產完全相同產品下的競爭。這樣的完全競爭和創新是不相容的,只要有創新,競爭一定是不完全的,甚至導致所謂的「壟斷」,因為你創新了,就做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市場份額其實是對創新最好的檢驗,越成功的創新能夠吸引的客戶越多。但按照傳統經濟學的定義,你的客戶多了就限制了競爭。所以歷史上很多最具創新的公司恰恰受到反壟斷法的嚴格調查,甚至被解散。有人說,如果你想了解美國歷史上哪些公司最具創新力,其實哪也不要去,到美國商務部反壟斷調查局看一下哪些公司受過反壟斷法調查就可以了,他們就是最優秀的那一批。比如,早期的標准石油公司,美國鋁業公司,後來的IBM公司、微軟等等,都受過反壟斷調查和處罰。
瓦特發明蒸汽機之後,博爾頓的公司是獨此一家的生產者,完全壟斷,百分之百的市場。瓦特和博爾頓對蒸汽機的收費並不高,只收成本價,再加上由於使用蒸汽機節約的燃料費的三分之一,看起來是很合理的。但是,這也引起很多使用者的不滿,他們發起了一個運動,請求英國議會取消瓦特的蒸汽機專利。瓦特本人怎麼回應這個事?他說,他們控訴我們設立了一種壟斷,但是,即使是一個壟斷,這畢竟使他們的礦山比原來生產出了更多的產量。他們說因使用機器必須支付使用費對他們來說並不方便,但是如果我把我褲腰上的小錢袋紐扣扣好,對那些想偷我錢包的人來說也很方便。我們沒有任何權利強迫別人使用我們的機器,如果這些傢伙向議會控訴,他完全可以不使用。瓦特是個發明家,談不上是一個企業家,但是他對這個所謂的反壟斷指控的認識,是很深刻的。
滴滴打車和優步中國合並的例子中,因為優步中國虧損,賣給滴滴,商務部就要進行反壟斷調查。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優步中國倒閉,宣布破產關門,而不是賣給滴滴,商務部要不要調查?估計不會。但其實效果是一樣的,它之所以賣給滴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競爭不過滴滴,認為繼續經營不劃算,要退出市場。
經濟學家習慣於用一個行業的廠商數量或集中度判斷壟斷程度。從歷史上看,一個市場的競爭程度,與市場上有多個企業關系不大。微信大家都在用,騰訊幾乎獨此一家,但是它得不斷創新,因為總有人虎視眈眈。可以說,如果馬化騰高枕無憂,認為自己現在壟斷了,可以剝削消費者,我想用不了一兩年他就會徹底完蛋。沒有哪個企業能壟斷一個市場,除非政府強加保護措施。如果政府有保護措施,有多個企業也不是充分競爭。中國的出版業有600多家企業,能說是一個自由市場嗎?
壟斷要反,但真正最反的是政府用法律和政策施加的法定壟斷和行政壟斷,而不是市場競爭中形成的所謂壟斷。如果反對市場上形成的所謂壟斷,其實就是反創新,因為所有創新,按經濟學家的定義都會形成壟斷,而且越大的創新,越有商業價值的創新,壟斷程度越高。如果你做了一個小的創新,也起不了大作用,顛覆性的創新,就會形成壟斷,比如當年的鐵路和汽車。
第三,產業政策。我曾講過,由於人類認知的局限和激勵機制的扭曲,產業政策是註定要失敗的。所以,政府不要實行產業政策。我這里特別講一下產業政策如何阻礙創新,大體上有四個方面。
首先,產業政策一定會導致尋租行為。如果政府有產業政策,會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進行歧視性對待,最擅長尋租的人就會與政府搞關系,拿到優惠的人通常是尋租高手,而不是創新能手。
其次,產業政策使套利比創新更有利可圖。創新很冒險,目前很多所謂生產新能源汽車的廠家,哪是在搞創新,只是通過政策性套利騙取政府補貼而已,這方面媒體已經披露很多。這不是新現象,從古至今,只要有政府的特殊對待,就會有這種問題。
再次,產業政策會誤導企業家投資選擇。本來在市場中,企業家投資什麼,或者創新於哪方面,要看市場前景,產品是不是未來有利可圖,而現在不是看市場前景,而是看哪個領域會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資助,就像一些教授申請課題一樣。我曾經遇到一個教授在申請研究課題,我會問他,你對這個課題感興趣嗎?他說興趣不是很大。我有問,你覺得這個課題的意義大嗎?他說不大。那你為什麼申請?他說因為這樣的課題最容易申請到政府的錢。所以,大量國家科研經費,支持的不是有意義的研究,而是誘惑大家申請經費,其實沒有做出像樣的貢獻。
最後,產業政策特別容易導致不公平競爭,因為得到政府支持的企業處於優勢地位,得不到政府支持的企業就處於劣勢地位。即使後一類企業的產品更優,質量更高,成本更低,仍然競爭不過那些得到政府支持的企業。
除了知識產權保護和法治,改革監管制度、改革反壟斷法、廢除產業政策,這些對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在這些方面做出真正改革,中國創新的潛力不可能發揮出來。

8、生活中有哪些產品是屬於替代、組合、誇張、去除的創新產品

異類功能組合創新是指2種或者2種以上不同領域的技術思想組合或者2種或者2種以上不同功能組合的產品組合。

例如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創意產品——自行車滾筒洗衣機,這是一個典型採用異類功能組合創新模式的創意。將踩自行車和洗衣服2個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解決了人們生活中的痛點、迎合現代人士的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節能、綠色、環保、健康的理念,因此受到了用戶的喜愛和追捧。

功能組合的方法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在當今許多發明所採用的創造性思維和方法中都有組合式創新的特徵。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