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農民創業事跡

農民創業事跡

發布時間: 2022-04-21 14:03:07

1、農民發家致富的作文

農村致富能手事跡材料2
肖海山,從昔日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成為今日白城市膨潤土廠的廠長。十幾年來,他依靠黨的富民政策,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憑借勇氣和誠信,在商海中奮戰搏擊,闖出了一條利民裕家的致富路。
經受磨礪
1967年,年僅16歲的肖海山,懷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美好嚮往,邁進了中學的大門。可是,就在初中第一個學期結束,第二個學期還沒有開學時,他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也是最艱難的決定——輟學務農。是什麼原因迫使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呢?就在他上初中的那年,他看到過年包餃子時,母親把家裡僅有的一點白面從袋子里倒出後,把口袋翻過來,又仔仔細細的掃兩遍,當餃子端上桌來,父母看著他們兄妹六個高興地吃著,而自己卻捨不得動筷時,他的心像針刺一般地難受,他再也吃不下。當他抬頭看見父母額頭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皺紋時,他體味到了父母的艱辛,作為長子,他感到自己應該為父母分擔家庭的重擔,於是,他決定輟學務農。輟學後,肖海山回到平安三甲村當了一個「半拉子」,雖然每天只拿一半的工分,但他終於能用自己年少的肩膀為父母分擔一些生活的重負!這份責任感,讓年少的他多了一種動力。在生產隊里,為能早日不當「半拉子」,什麼活他都搶著干,干什麼,學什麼,學一樣,精一樣。幹活時,別看他年紀小,可他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干什麼都要搶個頭,占個先。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贊賞,1969年,剛滿18歲的肖海山便當上了生產隊長,從此,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分責任。在隊上,別看他年紀輕,可處理起事情來,卻顯得少年老成,透著一種精練。幹活時,他總是把重活、臟活留給自己;隊上有什麼好事,他總是想著別人;平時無論對老對小,他都以誠相待,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他都主動幫助解決,用他的話說:「一家有難,大家都伸伸手,難關也就過去了。如果有難的是自己,沒人來幫,你想想那是什麼滋味。」憑著自己的吃苦和為人,肖海山很快在群眾中樹立起了威信,贏得了群眾的信任,1973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雖然他工作積極,努力向上,但由於家裡人口多,勞力少,又加上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他家生活過得依然十分清貧,一年到頭要為一家人的生計忙碌苦幹。但16歲務農,18歲當生產隊長的經歷,卻磨練出了他的才乾和膽識,為他日後的發展積累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商海行舟
1986年,時任三甲村村主任的肖海山,由於工作出色,被鎮黨委調到鎮建材廠任廠長。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自己一沒抓工業的經驗,二沒搞經銷的經驗,要經營管理好一個剛剛起步的工廠,其難度可想而知,但他靠不服輸的勁,在干中學,學中干,邊干邊摸索,積累各種生產、銷售經驗。為了抓好生產,他吃住在廠子,同工人一道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為了產品銷售,他風里來雨里去,親自跑市場。用戶不了解他們的產品,他就耐心的向人家宣傳。他把產品賒給人家,靠他的誠信,市場慢慢的打開了,產品銷售有了門路。經過他兩年多的苦心經營,建材廠共創利17萬元。1988年,建材廠的生產經營剛剛步入正常軌道,他又被調到鎮辦植物油廠任廠長。又得一切從頭來,4年下來,共創利60多萬元。1993年,他又被調到鎮辦企業白城市特種耐火材料廠任廠長。當時,耐火材料市場萎縮,產品的銷路不暢。他上任後,根據所做的市場調查,做出停止生產其它產品,專攻市場前景看好的膨潤土生產的決定,通過朋友的幫助,他與膨潤土的使用大戶長山化肥廠建立起了供貨關系,經過幾年努力,到1997年,膨潤土的銷量突破了兩千噸,工廠有了良好的收益。1997年,他榮獲了「白城市質量管理十佳廠長」稱號。十年的商海闖盪,肖海山家裡的日子有了一定的好轉,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經歷,讓肖海山的眼界更開闊了,膽識更大了,才幹增強了。
艱難創業
1998年,鎮集體企業實行改制,鎮政府決定用以資抵債的形式,將特種耐火材料廠通過競拍的方式賣給個人經營,經營者通過分期分批替鎮政府及鎮辦企事業償還群眾的集資款及利息的辦法,取得經營權和所有權。當時特種耐火材料廠被競拍到137萬元,有兩個城裡人競拍成功。不料,辦交接關系的那天,債權被轉到特種耐火材料廠的200多戶群眾,來了一多半,將廠子的大門堵住,不讓辦理交接手續,並說還是讓老肖來經營,我們放心,他是本鄉本土的人,靠得住,別人我們信不過。競得經營權的人一看這陣勢也撤走不幹了。但企業改制是大勢所趨,必須進行,於是,鎮黨委當晚召開黨委會,研究解決的辦法,並派人徵求肖海山的意見,看他想不想接過手來經營。讓肖海山把剛剛好轉的企業交給別人經營,他還真是從心裡往外的捨不得,這工廠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傾注過他的心血,他怎能忘記,自己在機器旁邊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提高質量、增加產量,又怎能忘記帶著方便麵與銷售人員一同跑市場,找銷路。現在,大家想讓他來接手這個廠子,鎮黨委也有這個意思,他還真動了心。鎮領導找到他,讓他把廠子接過去經營,但要再多為鎮里還20萬元的債。他深知,這157萬元的本金加利息多達234萬元,對剛剛好轉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包袱。但作為有一定經營經驗的企業經營者和黨員,他感到這也許是一個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絕佳機會,同時通過自己的努力還可以為鎮里減輕負擔,盡一個黨員的職責。經過反復思量,肖海山決定接管經營耐火材料廠。從此,他走上了一條全新的個人創業的道路。廠子是接過來了,但要償還234萬元的債務,不擴大生產不行,不上新產品不行,不開發新的市場不行,而這一切都要錢,不踢好這頭三腳,廠子就沒有前途,所說的一切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徒勞。面對這一切,他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向親戚朋友借了30萬元,對原來的生產設備進行了全面的改造,又購置了一套輸送帶、一台翻斗車,兩台四輪車,新建了4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的兩個新庫房,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和庫存能力。經過改建和擴建,工廠的膨潤土年產量可達4000噸。生產中,他更加註重抓產品質量,使產品質量上了一個新台階,所產膨潤土在2001年被省質量萬里行評為省級質量放心產品。為了給產品找到銷路,打開市場,他一方面加強與老用戶長山化肥廠的關系,幫助化肥廠在三甲村搞了三年的化肥試驗,使農民認識了長山多元素復合肥,使化肥廠在當地打開了銷路,在他的建議下,長山化肥廠在當地建了一個年收益100多萬元的化肥分廠。為了增加膨潤土的銷售量和加快資金的周轉,他又主動提出以貨易貨的建議,用生產的膨潤土換回多元素復合肥,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給農民。這樣,他不但幫助化肥廠增加了銷量,也讓自己的產品有了更穩定的銷售渠道和銷量,加快了資金周轉,又讓群眾買到了質優價廉的放心肥。同時,他又根據化肥廠的需要,上了生產硅鈣鎂的項目,現在年可生產銷售硅鈣鎂600噸。另一方面,他不斷的開拓新市場,由於在鑄造、防水、鑽井、型煤生產等上都需要大量的膨潤土,他親自到白城市的五個縣(市、區)、突泉和通遼等地的膨潤土用戶處,推銷產品,讓人家免費試用,一次不行,就再去,直到用自己的誠意打動對方。只要用戶有用貨的需要,不論用量的大小,他都保證按時送到,逐漸的,他在用戶中樹立起了良好的信譽,用戶們與他建立起了信任。現在,這些地方都有他穩定的老客戶,他用誠信建立起了自己的銷售渠道,佔有了市場。通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償還了167萬元的債務,自己的固定資產也增加了50餘萬元。
無私奉獻
肖海山在努力經營,搏擊商海的同時,沒有忘記養育了自己的這方土地和與他朝夕相處的鄰里鄉親,更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用黨員2的標准來要求自己,誰有個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他都會盡力去幫助解決。
在工廠用工方面,他一方面處理好原廠職工的就業問題,一方面注意吸納農村剩餘勞力和貧困戶子女。現在,共從本鄉鎮招工18人,其中14人來自貧困戶。他每月都按時為每名工人發放500至600元的工資。哪個工人家裡困難,他都主動幫助解決。老工人潘貴財的房子不行了,他拿了一萬多塊磚,出工出資幫助他重新建了三間磚房,老潘激動地說:「這輩子我都沒敢想能住上這樣的好磚房,這全仗著肖廠長啊!」貧困職工鄭慶武的父親病了,是肖海山借給鄭慶武4000元錢,幫他給老父親看好了病,並說:「錢,什麼時候有,什麼時候還。」工廠女工呼蘭英兩口子沒有房子住,是肖海山借了3000元給她在鎮上買了房子,去年,他還出工出料幫助她家重新維修了房子。(面試網)
對職工是這樣,對貧困戶和公益事業他同樣十分熱心。2000年,平安村劉占海家,沒錢買化肥,眼看著種不上地了,肖海山聽說後,給送去了價值2400元錢的化肥;2001年,給平安村的貧困戶宋寶軍送去了價值1100元的化肥;2002年,給三甲村的楊春林解決了1400元的化肥……幾年來,他累計為貧困戶無償解決化肥14噸。2001年,鎮敬老院搞維修,他為敬老院更換了所有的照明燈具,並為一對新結合的老人購買了一套高級席夢思床墊。2002年,他又捐資2600元,購進10噸水泥,為鎮中學硬化了籃球場,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的場地。
肖海山,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在商海中奮力搏擊,以進取為榮;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人生道路上不懈追求,以奉獻為榮。在他身上體現著新時期共產黨員的風采。

2、查資料,了解一位農民的致富事跡,寫一段話(100字)宣傳推廣他的致富經驗

農民個人致富先進事跡:老劉的沼氣生態農業園

安徽省歙縣是養殖大縣,在歙縣鄭村鎮有這么個說法:到此地玩耍有兩個地方絕對值得去看一看,一個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著名棠樾牌坊群;另一個就是連大生態農業公司已經運行3年的大型沼氣發電工程。

2014年農歷正月十五後的一天,筆者走進歙縣連大生態農業公司的養殖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造型別致的徽派養豬大棚整齊林立,一頭頭膘肥體壯的商品豬長勢喜人。在養殖場里,沒有豬尿豬糞味道。山坡下是一片規劃有序的獼猴桃有機果品基地。

筆者看到,豬場雖然面積大,但所有尿糞全部注入暗道直接排入沼氣池內,且清水和污水分離,水和沼氣也是分離的。糞污處理系統距離坡上的豬舍落差有10多米,糞污經過管道流入處理系統節省了大筆運費。一台發電機正歡快轟鳴著,牆上的值班表上清晰記錄著當日發電量。

連大飼料加工廠工人小陳告訴筆者,飼料加工機功率61個千瓦,閘刀一合上整個設備立馬運轉起來,沼氣電用起來和高壓電一樣平穩,一天加工20多噸飼料需要700多度電都是由沼氣發電機內網輸送的。連大生態農業公司老闆劉秋星向筆者介紹道:「這些糞污每天流迸發酵大罐子有80噸,但出來的還不到10噸,大部分都化作沼氣啦,然後沼氣用來發電,整個鏈條循環起來。」

筆者在處理終端看到,黑色濃稠的沼液經管道注入水泥槽後,匯集到獼猴桃園里一條條小溝中。「這個肥料是最好的,它通過發酵了,還可以當農葯來打,水稻什麼的打了它都不生蟲子。我現在的260畝獼猴桃園,雖然產量高、售價高,但種植業這塊依然是虧本運作。

可即便花再多錢,我也要把這個果園經營好,好讓鄉親們都看到,只有走環境良好之路才能給大家帶來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的有機食品。」劉秋星介紹說。

愛折騰的劉秋星盡管已快60歲了,可他的心裡還有一個雄偉的綠色夢想,「我還准備擴建沼氣發電項目,建設一座以沼氣能源為紐帶的超級農業生態園,爭取到2014年年底,建成一個集科普教育、科學研究、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循環農業科普示範園區。」

3、蔣錫培的創業故事

上個世紀80年代初,蔣錫培高考名落孫山,父母希望他復讀,繼續考大學。經濟大潮的沖擊和年輕人對財富的渴望,讓從小性格剛強好勝的蔣錫培早早踏入社會。
他跟隨二哥去杭州學修鍾表,最大目標是賺夠5萬元。蔣錫培是農民的兒子,自然有著深厚的農民情結。有一年初秋的一個傍晚,在江蘇省宜興市遠東集團辦公大樓里,蔣錫培笑著說:「這5萬元錢,我當時是這樣考慮的:回家造兩間房子,剩餘的放在銀行裡面存定期,每年吃利息,一年花銷就差不多了,用不著再去努力奮鬥了。」
蔣錫培的第一桶金就是靠修鍾表賺來的。
然而,當他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賺到了5萬元錢,順利實現他當初定下的「最大目標」時,他的自信和創業的「野心」一下子被激發了出來。
1986年,蔣錫培開始自己做老闆。他選擇了熟悉的鍾錶行業,創辦了一家為大鍾表廠生產零配件的儀器儀表廠。
多年的從業經驗並沒有為他經營企業提供更多的借鑒。一年後,企業因管理不善虧損100多萬元,蔣錫培的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
100萬元在那個年代是常人不敢想像的天文數字。就在他遭受創業的第一次大挫折時,有人送給他一件禮物。他在某電纜廠工作的大哥向他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上海和江蘇的電線電纜市場需求量巨大且銷售價格日益增長。因破產負債30多萬元的蔣錫培很快向朋友借了10萬元在宜興開設了一家經銷部,開始了他與電線電纜的「情緣」。
1990年,對於蔣錫培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在積累了3年銷售電線電纜的經驗後,一家由他控股、注冊資金180萬元的家族作坊式企業「范道電工塑料廠」成立。他要從賣電纜,轉到做電纜。「范道電工塑料廠」,就是如今遠東集團的前身。這個主要生產照明用電線的小作坊,成立當年即實現銷售收入462萬元,第二年達到1800多萬元,1992年,廠子的銷售額驚人地做到了5000萬元。一家中型企業規模漸顯。

4、2020年脫貧攻堅優秀人物事跡有哪些?

一、丁建華

男,回族,59歲,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村黨支部書記。

旱天嶺村是個移民搬遷村,為實現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華毅然放棄年收入幾十萬元的工作,擔任旱天嶺村黨支部書記。

為了給村民蹚出一條成熟的增收路子,他帶頭養雞、養羊、養牛、養兔子,最終找到了肉牛養殖這個符合旱天嶺村實際的脫貧產業。村民貸款養牛,他用自己的財產進行擔保;有村民遭遇意外無力還貸,他主動幫村民償還本息。

6年來,他累計為全村擔保貸款6000餘萬元,並替貧困鄉親償還本息200餘萬元,為此他耗盡家產,還背上了幾十萬元外債。他自己鑽研獸醫技術,成為村裡的「牛保姆」,免費為村民養殖的肉牛看病。通過發展肉牛養殖,旱天嶺村16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5000元。

截至2019年底,旱天嶺村536戶184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3%。

二、馬金蓮

女,漢族,35歲,群眾,山西省呂梁市懿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金蓮原是呂梁山區一名貧困家庭婦女,2016年,她參加了政府組織的護理護工培訓,結業後到北京就業,從一名保潔員干起,經過自身努力成長為家政公司的業務經理。2017年,她返鄉創業,注冊成立呂梁市懿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

2018年,她又創辦職業培訓學校,累計培訓1700餘人,幫助900餘人就業,帶動200多個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馬金蓮是農民自主創業並帶人脫貧致富的傑出代表。先後榮獲「全國最美家政人」「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脫貧攻堅獎」等稱號。

三、王文成

男,蒙古族,65歲,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太僕寺旗寶昌鎮邊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王文成所在的太僕寺旗為國家級貧困縣,他充分發揮帶動作用,甘於奉獻,吃苦在前,立足邊牆村實際謀發展,以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目標,依託產業項目支撐、財政資金支持,求真務實、艱苦創業,到2019年全村貧困群眾均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達到1.7萬元,271戶691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08%。

他敢於啃下硬骨頭,聚焦土地承包經營權矛盾突出問題,完成土地的重新分配。填廢坑建大棚,動員村民迅速完成光伏項目用地征地,推動光伏發電項目落地,壯大村集體經濟。成立了太僕寺旗昌祺紅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入社村民114戶340人,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打造集生態觀光、農俗體驗、特色餐飲住宿於一體的農俗游示範村。成立了太僕寺旗首個中葯材協會,帶動50餘戶貧困戶增收,為婦女、中老年勞動力提供季節性務工的場所,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如今的邊牆村景美、人富,百姓享受到了發展的成果。

四、王傳喜

男,漢族,52歲,中共黨員,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20多年前,代村是遠近聞名的落後村,村集體負債近400萬元。1999年王傳喜上任,立志帶領鄉親們「拔窮根,摘窮帽」。

他迎難而上,帶領黨員群眾把代村發展成為集體經濟強、村民生活富的先進村,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2019年村集體經濟總產值達到30億元,村集體純收入1.3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萬元,比20年前翻了30多倍。

王傳喜堅持邊發展邊用發展成果扶貧,2012年以來,先後建設「印象代村」等6個產業扶貧項目,實施了黨建、科技、資金、人才等多種扶貧辦法,幫助200多個村、10000多個貧困戶穩定脫貧,扶貧總投資超過1億元。

五、王昭權

男,苗族,50歲,群眾,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沙子坡鎮四坳村村民。

王昭權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症,無法正常站立和行走,他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主動脫貧的意志和助人脫貧的義舉,書寫了震撼人心、催人奮進的脫貧致富傳奇。他克服身體障礙,手腳並用養牛,實現年收入2萬元以上。

2018年1月,他主動申請「脫貧」並牽頭成立村裡第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動鄉鄰共同把肉牛養殖向周邊村寨輻射壯大。目前,全鎮養牛專業戶已達776戶,其中貧困戶306戶,肉牛存欄2185頭,戶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他樂於「現身說法」,向幹部群眾分享不等不靠、不爭不要、不屈不撓的精神及養殖經驗。他的事跡被製作成視頻在全縣365個村展播,有力鼓舞並增強了廣大幹部群眾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5、沒有文化的名人創業故事

中國的前體操王子李寧退役後,開始創業,做運動服,做健力寶,等產業專,華麗轉身,屬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有一位作家叫張賢亮的,經營了一個西部風情的旅遊城,做得也很成功。
還有原央視主持人王利芬,就是很火的《贏在中國》的製片人,現在開了一個新的網站,叫優米網。

6、吳棟材的創業故事

他,人生經歷豐富,參加過抗美援朝,任過教師,當過生產隊長,副業大隊長等。1978年,他被調到永聯村任黨支部書記。當時的永聯村是1970年春從長江里圍墾成陸的,在蘇南屬最小最窮的村子。 一 1978年8月,吳棟材同志到永聯上班第一天,鄰近的軍墾農場的同志就找上門來,干什麼呢?原來人家捉到了三個小偷,全是永聯的,找他去辦「移交」手續呢。到這年底,永聯村民的年分配水平才68元,而集體負債卻高達6萬多元。吳棟材同志是作為第七任工作組長、第五任支部書記來到永聯的。到永聯後,他看到這一幕幕貧困的景象,內心不覺一陣酸楚:群眾的生活不能這樣苦啊!他在心裡一次次告誡和要求自己: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群眾拔掉窮根,過上像樣的新生活。吳棟材通過走訪和調查,認識到永聯地勢低窪,不如將窪地開挖成池塘養魚,將高地填高種糧,這樣就可以種糧養魚兩不誤了。於是,1978年底吳棟材發動250多名男女勞力,打響了到永聯後治窮致富的第一仗。那時,可正是數九寒冬,冰天凍地。每天,天還沒亮,吳棟材就帶領群眾來到了工地,他們就靠手、靠腳、靠腿、靠肩,一寸一寸地挖,一筐一筐地運,手磨破了,裹上布條接著挖;肩膀磨腫了,多墊兩層衣服接著挑;腳凍壞了,升盆火暖暖接著干……經過五十多個日日夜夜的奮戰,挑走了5萬多方土,終於挖出了90餘畝魚塘。辛勤的勞動贏得了豐厚的回報。1979年年底,永聯家家戶戶分到了魚,戶戶家家分到了口糧,全村群眾第一次歡天喜地過了個大年。
二 通過挖魚塘,吳棟材以帶領群眾治窮致富的真誠情懷和頑強實乾的精神,感動了永聯群眾,也讓大家看到了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他找來村子裡的能工巧匠,因陋就簡,陸陸續續辦起了水泥預製品廠、水磨石廠、傢具廠等七八個小企業。到1983年底,村集體已經積累了20多萬元的資金,永聯村一舉摘掉了後進的帽子。1984年初,蘇南一帶有些先富裕起來的農民,建起了樓房,就是奔著為建樓房的農民生產鋼材的樸素想法,吳棟材心裡燃起了辦鋼廠的念頭。那時候,鋼鐵是國家的大工業,泥腿子也想辦鋼廠,豈不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可是,吳棟材同志吃天鵝肉鐵了心。經過幾個月的緊張忙碌,永聯軋鋼廠終於有模有樣了,然而實際的困難還遠比想像得多。為向銀行貸款,吳棟材請來一家銀行負責人到廠里去參觀。這位「財神爺」酒足飯飽之後,跑到廠子遛了一圈,只留下一句話:你這玩意要想賺錢,除非換了鋼材軋黃金。貸款的路就這樣給堵死了。為辦理軋鋼廠營業執照,吳棟材給主管部門打了一個申請報告。一位負責同志認為永聯一沒有資金,二沒有原料,三沒有人才,交通又很偏僻,不無幽默地在報告上批了八個字:無米之炊,不予批辦。為取得軋鋼技術,吳棟材派了10多個人到一家軋鋼廠去學技術,本來是說好了的,可是人到了之後,人家把大門一關,說:「你們只能站在大門外面看,進去不安全。」接踵而至的打擊,幾乎將吳棟材推入了絕境。他感到自己無力回天,有一刻曾想到了放棄、想到了逃避,但是他深深明白,作為一名黨的基層幹部,怎能遇難而退,半途而廢,辜負父老鄉親的殷情厚望,又怎能忘記自己許下的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錚錚誓言?吳棟材理清思緒,重又挺直腰桿,繼續為創辦鋼廠的事業揮汗奔波:他和鎮供銷社合作,既引來了15萬元資金,又批到了營業執照;他請來上海「星期天工程師」,解決了技術難題;他與華東造船廠聯姻,使生產原料有了充分保障……吳棟材用他的執著和智慧,開啟了永聯村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三 正當永聯干群滿懷豪氣求發展之時,更大的困難和危機又像山一樣壓在了吳棟材的肩頭。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作為純軋鋼企業的永鋼,生產經營也似遭受到了十二級風暴。軋鋼原料告急,每年采購的鋼坯不足生產能力的50%;永鋼發展舉步不前,銷售收入連續四年在20億左右徘徊。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生產原料問題,永鋼就只有死路一條。可是如果上馬煉鋼項目,自己生產鋼坯,10多億元的投資,是靠自我積累發展起來的永鋼難以承擔的,況且2002年前後,全國各地都在大搞鋼鐵,產能過剩,上馬煉鋼項目的風險非常大。難道真的「不上是等死,上了是找死」么?吳棟材一次次在心裡考問著自己。這位本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古稀老人,卻依舊為永聯的發展大業憂心操勞,嘔心瀝血;這位歷經了無數風浪,經受過多次生死考驗的共產黨人,再一次面臨著人生的重大抉擇。最終,吳棟材同志拍板:上煉鋼!那些日子裡,吳棟材飯吃得少了,面容憔悴了,身子削瘦了,頭發也更白了,他心頭可是壓載著千斤重擔啊:這個項目如果上不好,這么多年吃盡的千辛萬苦不都付之東流了嘛?生活剛剛好起來的永聯百姓,不是一下子又失去盼頭了嗎?正是在這種巨大的壓力和復雜的情境中,吳棟材同志再一次開始了風險重重的創業歷程:春天「非典」襲來,他開創性地推進工作,工期一天也沒有耽擱。他以奮進不止的熱情和頑強實乾的精神,感動著每一位建設人員,也盡情地書寫著他人生新的精彩篇章……永鋼百萬噸煉鋼項目最終僅用一年時間就建成投產,開創了同等規模鋼鐵項目建設的「奇跡」,不僅從此結束了永鋼「找米下鍋」的歷史,還使公司實現了從單一軋鋼到聯合型鋼鐵企業的飛躍。
四 在著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吳棟材同志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大力投身黨的「富民福民」事業。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由於地勢低窪,水質不好,永聯村民中不少人患了肝病。吳棟材決定從工業經濟中撥出幾十萬元,建設深水井,讓全村群眾用上自來水。那時,永聯村集體經濟積累很少,有的同志擔心拿出這么多錢會影響經濟的發展。吳棟材同志深情地說:「千重要萬重要,都不如老百姓的健康重要啊。」他真心誠意地為群眾謀福利、辦實事:並村以來,吳棟材用於建設永鋼大道、永聯學校、永聯醫院等高標準的村鎮基礎設施及發放獎農補農金等,投入就高達3億多元;為激勵村民發家致富,吳棟材在村裡設立了農業發展基金,2000年,他根據獎勵規定,一次性就給予了養菇大戶戴相平34.9萬元的重獎;為增加村民收入,將村民從繁忙的農業生產中解脫出來,吳棟材將全村3700多畝可耕地,全部流轉到村集體,並每年為每位村民發放1200元的土地補貼;為促進全村精神文明發展,他每年拿出530多萬元,設立了「永聯村文明家庭獎」……每一件都是大手筆,每一樁也都是大實事。
敢破敢立 勇創大業
1978年8月,吳棟材擔任永聯第七任工作組長,點燃了這個全縣最小、最窮的村莊脫貧致富的希望。他破除傳統思想的束縛,敢闖敢幹,誓言挖掉「窮根」。當年底,他打破「以糧為綱」的禁錮,帶領群眾在冰天凍地中挖土5萬方,開挖50畝低窪地養魚,1979年底永聯群眾就第一次獲得了年終分配。「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吳棟材認識到要真正脫貧致富,必須走「以工興農」的發展道路。他找木匠,請漆匠,叫來泥瓦匠,因陋就簡,先後辦起傢具廠、水泥預製品廠、枕套廠等七八個小型加工廠,逐步改變了永聯貧窮落後的面貌。村集體有了一定的經濟積累,吳棟材又開始實施更大的發展抱負。1984年春,他籌措30萬元資金,帶領一群「泥腿子」辦起鋼鐵「大工業」。由於經濟基礎差,條件不足,永聯軋鋼廠創辦之初不被人看好——辦生產許可證,冶金部門主管批復:無米之炊,不予批辦;流動資金不足想貸款,銀行負責人說:除非你軋的是黃金,才有錢賺;派人去其他鋼廠學技術,也被人家拒於門外。吳棟材毫不氣餒,迎難而上,一一破解難題,軋鋼廠僅用四個月就建成投產。1985年,全村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萬元,永聯一舉成為全縣經濟強村。1993年底,以永聯軋鋼廠為核心組建成立「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永鋼成為全國冶金行業重要的建築鋼材生產基地。然而,2002年永鋼遭遇重大危機——坯料緊張、價格上漲,面臨兩難的抉擇:上煉鋼,因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可能「找死」;不上煉鋼,將因原料「無米下鍋」而「等死」。關鍵時刻,吳棟材再顯英雄本色,籌措10多億元資金,一年內建成包括大小數十個項目的百萬噸煉鋼工程,使永鋼實現了從單一軋鋼到聯合型鋼鐵企業的飛躍。如今,永鋼已成為擁有萬名員工、總資產100億元、年銷售收入達162億元的全國500強企業。一座現代化鋼城在蘇南鄉村崛起。
情系百姓 造福一方
吳棟材始終將群眾冷暖放心頭,讓村民過得更好是他這一生無怨無悔的追求。上世紀80年代中期,因水質不好,有些村民患了肝病。吳棟材決定撥出30萬元,建深水井。那時,永聯經濟剛剛起步,有的同志擔心拿出這么多錢會影響經濟發展。吳棟材深情地說:「千重要萬重要,都不如百姓的健康重要啊!」吳棟材參加過抗美援朝,九死一生。他常說:我這人膽子大,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百姓吃苦頭。
2001年底,吳棟材到村民家走訪,看到原永新村村民老甘家平房四處漏風,老甘長年生病的妻子倦縮在潮濕昏暗的角落,不覺一陣酸楚:為什麼富裕的永聯還有這樣貧困的家庭?村民日子過得不好,我們的工作能算好嗎?他吩咐村幹部,由村裡出資,為像老甘這樣的特困戶翻建新房,讓他們搬到新房裡過春節。不僅對本村群眾關懷備至,吳棟材對周邊百姓也傾注深情。永聯富裕後,吳棟材先後撥出資金幫扶周邊兩個貧困村,為他們修路、建廠,支付村幹部工資。為帶領周圍群眾徹底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1995年、2005年、2006年,在他主持下,鄰近的五個村全部或部分村民小組相繼並歸至永聯,近萬名群眾因此享受到永聯經濟發展的成果。1995年並村後,村裡先後投入4億多元,建成高標準的永聯醫院、永鋼大道、永聯學校、農貿市場等一大批基礎設施;新並入的村民陸續享受到與老村民一樣的待遇,每位村民每年獲得的土地流轉金、文明家庭獎、老年生活補助等各種福利平均達3700多元,還可享受醫葯費報銷等各項待遇。永聯村民過上了好日子,吳棟材並不滿足。如今,他將新農村建設作為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的又一抓手,規劃投入15億元的「鋼村嘉園」等新農村建設項目相繼開工,永聯村民近幾年內將全部過上更舒適、美好的社區生活。有人提出「花這么多錢建新農村,不如發給大家」,吳棟材聽後,意味深長地說:「錢發給大家是一時的痛快,投入新農村建設可是長久的幸福!」
嚴以律己 無私奉獻
擁有40多年黨齡的吳棟材,就像春蠶一樣,無私奉獻,為他人編織著溫暖的生活。為給遭遇自然災害、重大疾病、意外傷害的人員和孤寡老人、貧困學生建立長效保障機制,去年11月18日,在吳棟材的倡議下,永聯村正式成立「惠民基金會」,吳棟材個人捐資20萬元,注入啟動資金。同樣是11月,張家港市舉行「和諧港城,愛滿人間」慈善公益募捐活動,吳棟材又捐出個人20萬元積蓄。對一位身價不菲的老闆來說,幾十萬元也許並不算什麼,但吳棟材捐出的決不是吸引眼球的「光彩」,而是一份真情的付出和一顆赤誠的愛心,這樣的真情和愛心曾讓多少人和多少個家庭感受溫暖。前年夏天,永聯村陳秀芳的女兒王麗萍被清華大學錄取,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報到時還缺1萬元錢,是吳棟材幫她家解了燃眉之急;33組的陳躍軍考上復旦大學,也是吳棟材慷慨解囊,使他欣然成行;甚至,南京姑娘小吳也是得益於從未見面的吳爺爺的捐助,才完成中學學業……吳棟材不僅奉獻著自己的愛心,還將子女的青春和事業,一起獻給了永聯。1985年,永聯軋鋼廠創辦不久,還不像樣子,吳棟材將在非常吃香的供銷部門擔任領導職務的大兒子,「拉」到廠里搞經營、拓市場; 2005年,村企規模急劇擴大,為引進高端管理人才,吳棟材又將任過副師職幹部的二兒子,從杭州「拽」了回來,讓他當起「村官」……吳棟材奉獻了很多,為永聯集體和群眾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他對自己卻要求嚴格,從不貪集體一分一厘的便宜:1989年,吳棟材家做了一隻爐墊,他堅決要求經辦人員按斤重收費;他妹妹的兩個孩子,被廠里開除,妹妹找到他,他卻要妹妹按廠里規定辦;他到公司的賓館加工菜餚,都要叮囑服務員把賬記上;業務單位送的禮品、禮金等,他都及時交給公司……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